正文 第一章 液體推進劑概論(三)(1 / 1)

(液體推進劑的安全防護)

在液體推進劑的研製、生產、運輸、貯存、轉注、加注等環節作業中,往往可能出現兩種意外情況。一種意外情況是液體推進劑因受到摩擦、撞擊、受熱、接觸火源、日光曝曬、受潮、接觸空氣氧化,以及與另一種性質相反的物質混合接觸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著火、爆炸危害。另一種意外情況是因密封裝置不符合質量要求而出現跑、冒、滴、漏,甚至引發大量液體推進劑的泄漏,從而導致液體推進劑的急性毒性危害(中毒、燒傷、腐蝕、窒息、凍傷等)和環境汙染危害。泄漏也可導致著火、爆炸危害。爆炸可引起外傷和衝擊波危害。

著火、爆炸、毒性作用和環境汙染等危害可單獨發生,但在多數情況下可同時相伴發生。這些危害的發生除了難以預料的外界因素(如雷擊、放電等)外,更多的則是技術上的原因、設備及產品質量問題、思想麻痹、責任心不強、檢查不細、管理不完善或違章作業,對人員的培訓和安全教育不夠等造成的。所以,液推進劑的安全防護主要是針對液體推進劑可能發生的種種危害而采取的防範措施和方法。對安全防護應給予高度重視,切不可麻痹大意,切實做到萬無一失。

(一)液體推進劑安全防護的一般原則

做好使用液體推進劑的安全防護工作,關鍵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貫徹執行“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安全措施”的安全工作方針,重點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推進劑泄漏、著火、爆炸等事故發生,預防人員中毒、化學燒傷、凍傷和環境汙染等。

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在液體推進劑的研製、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安全使用和防護工作,關鍵是突出堅持並狠抓“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的落實。型號發射和試驗工作要緊密聯係實際,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標準和條例;嚴格執行有關化學危險品包裝、運輸、儲存、使用和處理的規定;嚴格遵守液體推進劑安全防護條例和操作規程;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認真執行各個部門安全責任製、操作人員的崗位責任製;積極采用穩妥先進的工藝技術,將使用前至終結過程中的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始終處於主動預防各種不測事故的客觀分析、主觀努力、穩妥落實規章製度和有效的防範措施的安全體係中,才能真正做到萬無一失。

2.實行嚴格的產品質量檢查和安全監測在液體推進劑研製、生產、運輸、儲存、舉用和處理過程中,特別是在衛星、飛船、運載工具加注前,運載工具、衛星、飛船的推進劑儲箱及管路的氣密性,尤其是加注活門、加注連接器及通液管路連接過程中的密封件質量尤為關鍵。隻有從地麵至運載工具、衛星、飛船等各類液路連接部位的氣密性檢查和定量安全檢測完全合格,才能確保加注和使用等各個環節順利運行。

3.安全防護技術與安全措施緊密結合建立完整的安全防護體係和分級防護製度,采用先進的安全防護技術和先進、實用、係列化的個人安全防護器具,不斷研究和改進其性能,提高管理和維護保養的水平,使安全防護技術與安全措施緊密結合。個人安全防護措施的完整配套和防護器材質量保障,科學的使用都將會保障人員健康或生命。

4.加強人員管理,普及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發射試驗現場的安全管理體製和規章製度,完善各級人員崗位責任製,做到令行禁止,是對試驗現場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普及安全防護知識教育,加強對液體推進劑安全防護技術的培訓,使有關人員熟悉安全防護規定,嚴格崗前的技術考核製度,掌握安全防護技術和方法是安全發射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

5.日常衛生保健與應急處理相結合建立健全從事使用有毒推進劑工作人員的衛生保健製度,包括健康檢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隨隊醫療工作人員,在完成日常醫療保健工作外,還必須熟悉發生各類意外情況下的應急醫療救護處置預案,配備必要的醫療救護器材和急救藥品,確保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6.貫徹執行各項衛生標準和加強汙染的治理加強對發射場區和環境的大氣、水、廢水等的嚴密監測,按照各項衛生標準監督檢查,這是保證參試人員健康、預防中毒和保護環境不受汙染的重要保障。治理汙染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並應做到經常性維護、維修,保證設備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