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和趙誠就這樣在幾個月裏,日複一日的學習,趙誠也一改往日吊兒郎當的樣子,變得沉穩起來。
這日,林震突然回到家中,與林曉聊了許久,甚至又拿出一個藍色的須彌袋,把林震自己不用的所有東西都放入其中,並對林曉說道:“這是你爺爺我一輩子的積累,我若是最後沒有回來,這些就是你以後求學的資本。”
林曉看著交代後事的林震,莫名其妙的眼圈微紅,平日裏風輕雲淡的林曉此刻心裏也起了微微的波瀾。
雖然林曉來到這個世界與林震的交流並不是很多,但每次與林震交流總能感受到這位老人的親近,因此看著老人這次可能一去不複返,也是感到依依的不舍。
林震看著眼圈微紅的林曉心裏也如同刀割,他甚至在想:我當什麼元帥,我陪著孫子一起成長不好嗎?
林震歎了一口氣對著林曉道:“唉,爺爺要走,此次一別可能便是........,不說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還沒有看到未來的孫媳婦,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再見麵的機會。”
林震說完便轉身朝著外麵走去。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麵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最後寫下題目:走馬川奉送林將軍出征。
詩成,一道紫色的光芒從紙上浮現出來,紫色品質鎮國之詩。
林震看著林曉所寫的這首詩,朗聲一笑:“哈哈哈,能看到這樣一首詩真是不枉此生。我也算名留青史了。”
林震拿起詩頁揣入懷中便朝著門外走去,這首詩也許能起到一些作用吧。
林震走後三日便傳來了消息,第三次通山之戰爆發,大軍集結於通山邊塞,通山邊塞到處都是戰爭器械。
通山邊塞,烽火連天。數百萬的詭族如潮水般湧來,他們身形扭曲,麵目猙獰,散發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
戰場上,喊殺聲、咆哮聲、兵器相交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詭族們悍不畏死,瘋狂地衝擊著邊塞的防線,仿佛要將一切都吞噬殆盡。
守軍們奮力抵抗,普通人用盾牌組成防線,用長矛和刀劍刺殺著敵人。秀才,舉人們紛紛書寫各種戰詩詞朝著遠處的詭族覆蓋而去。
但詭族的數量實在太多了,他們不斷地湧上,給守軍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戰爭的慘烈讓人不忍直視,鮮血染紅了大地,屍體堆積如山。
戰爭前期基本上都是詭族的炮灰瘋狂衝擊,消耗人族的力量,偶爾會有詭族的王者發起進攻。
這次第三次通山之戰由一位真正的詭皇指揮,這位詭皇是詭靈族的皇者名位靈隱,第二次通山之戰它還是準皇,這次已經是真正的皇者了,據說還觸摸到到了一絲的帝之法則。
像這種級別的詭族,隻有大儒中的文宗才能與之一戰,甚至可能還會處於下風。
因此當靈隱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楚國派出唯一的一位文宗徐天涯,他老人家已經退隱多年,不管國家政事,李禹塵親自去將其請來坐鎮通山。
同時派出文院副院長楚峰大儒一同前去坐鎮。
通山邊塞的城牆上,士兵們緊張地注視著遠方。城牆上,一排排的機械弓弩朝著遠方射擊,城牆下,一排排投彈車嚴陣以待,發射著火藥。
城內,工匠們忙碌地修理和製造武器,弩機、弓箭等源源不斷地送往城頭。
民夫們則努力運送著糧草和箭矢,為守軍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在這場生死存亡的戰鬥中,每個人都拚盡全力,或為了守護家園,或為了保護親人,他們毫不退縮。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傷亡都在不斷增加,但守城軍依然堅守著陣地,不讓詭族前進一步。
林曉和趙誠的考試日期也逐漸臨近,林曉在策論一道的天賦還是依舊光彩奪目,林曉很快就能清晰的將每一道策論分析十分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