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朱熹影響力可以說達到了空前絕後,當然的影響力隻所以這麼,這可不是他和孔子一樣來了外掛,原因其實很簡單,誰叫他姓朱啊!
而如今大明朝皇家可也是朱姓,當然這也不是朱元璋去抱朱熹的大腿,可是這年代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皇帝做的就已經成為既定事實。
就比如朱熹,恐怕連朱元璋都會覺得莫名其妙朱熹這個老匹夫成為了他的祖先了。
結果久而久之,程朱理學結果在明朝的影響力就越來越牛逼,幾乎和孔子當初一個模式,生前沒人鳥,死後那是牛逼的不得了。
要知道雖然朱熹生前長期講學著書,弟子眾多,形成了一個勢力頗大的學派,但由於在他晚年直到死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裏,朱學被南宋統治者宣布為偽學,因此受到極大的壓製。有的學生被誣為妖人,遭流放驅逐,客死他鄉;有的學生在嚴重的政治壓迫下,變服易形,以示異於朱門。就是學者應舉考試,也要聲明自己並非朱學,方能參加。
也就是朱熹身前那是比孔子還悲劇的人物,當然劉辰也不認為這家夥是好鳥,孔子是聖人那沒錯,可是朱熹那和聖子完全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
……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微微一笑,劉辰張口就直接吐出了一句論語,開玩笑對於劉辰來說這些國學可難不倒他。
這是《論語》上的話,士子們大眼瞪小眼,沒法反駁。就見書院門口,一位長身玉立、風姿不凡的儒生一邊搖折扇,一邊微笑著走上前,向劉辰作揖:“在下孫承宗,不知敢問兄台上下?”
孫承宗的話音一落,劉辰怒火不由頓時熄滅,愣愣看著這位風度翩翩的少年,眼神之中一絲絲莫名的神色不由一閃而逝。
當然別誤會,劉辰可沒有什麼不良愛好,而是直接被孫承宗這個名字給驚住了,孫承宗啊!單單這三個字就足以讓他震驚。
孫承宗是誰?也許有人不知道,可是如果評選明朝十大最牛逼人物,那未必有孫承宗這個人,十五名可能有,可是如果十大腦殘人物孫承宗絕對排第一。
關寧防禦的布置者,號稱絕對無法攻破的防禦,事實上也是如此,整條防線比長城還牛逼,哪怕明朝滅亡這條防線還是好好的。
可是問題卻來了,華夏那時候一億多人口,軍隊超過百萬而後金卻隻六七十萬,軍隊不過十萬,你TMD的腦袋秀逗了去布置什麼防線。
不去進攻而是防禦,腦袋不知道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嗎?對於這條關寧防線,劉辰可是無語到了極致,不過盡管關寧防線是一條極度腦殘的防禦體係,可是幾十年為破,孫承宗的軍事能力根本不用提。
不過劉辰眼神也隻是一恍惚,這年代華夏可是超過兩億人,孫姓又不是小姓,也許同名吧,心裏暗想,隨即也學著回了一揖:“哦,我姓劉名辰,剛從海外跑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