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張三公子(2 / 2)

“那張大人是怎麼回答的呢?”其實芽兒理解,對於古代的這些人來說,高官厚祿、加官進爵固然重要,但是都不如對自己的子孫庇佑那麼重要。在古人的思想裏是有鬼魂或者下一世的,即使是人死了,也是要在地下生活的,如果想要生活的幸福,那就需要自己的子孫後代的各種祭拜。所以,古代人的家族觀念是很重要的,家族的祖墳是必須要保護的,而且,家族的祠堂是整個家族最嚴肅、最重要的地方。

“起初張大人對於太子的提議根本是不理不睬的,但是到了後來太子提到了蔭及子孫這些方麵,也許張大人是有所心動了,他的思想出現了動搖。當他私下向太子表明自己的心計的時候,太子居然說讓張大人的一個兒子到自己的門下受教育。其實這種所謂的受教育,就是讓張大人把一個兒子交到太子的手下,作為保證,以免將來有什麼變數。”春蘭繼續說到。

“你的意思是說,太子讓張大人的兒子當做人質,來換取張大人的忠心?”芽兒不相信,她之前也聽說過質子什麼的,但是那都是在兩個國家之間發生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古代人看來外國人是不講信用的,所以才需要提供一個王子到另外一個國家裏做人質,但是沒想到太子居然要張大人的兒子做人質。

“是的。太子那個時候還是很受先帝重視的,所以他在先帝麵前是頗有影響力的,張大人沒有別的辦法,無奈之下,隻好把自己的小兒子送到了太子的府上,隻說是要讓自己的小兒子作為皇太孫的伴讀,一起學習詩書禮法。”春蘭回答到。

“那後來呢?張大人的這個小兒子在太子府裏生活的不好?”芽兒的內心深處有著不祥的預感。

“其實,張三公子剛到太子府的時候,生活的很幸福,太子不僅對他親自教導,還請了很多文人名家一起教導皇太孫和張三公子。其實張三公子不過是一個孩子,他看到太子對自己很好,又和皇太孫比較投緣,所以隻對張大人說太子府裏很好,他很喜歡這裏,願意在這裏一直住下去,他願意努力學習各項本領,長大了以後參與科舉考試,盡力的輔佐皇太孫。張大人看到自己的兒子的變化,還是十分的欣喜的,想來在那個時候,他的內心還是十分感激太子的,隻是可惜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春蘭說到。(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