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遷都鄴城(2 / 2)

曹操一聽急了:“絕對不能讓天子落入唐駿之手!”

曹操跟著說:“陛下,鄴城離此地較遠,不如就近先到許昌安頓,之後再做計較。”

唐駿一時語塞,幹著急:“要命啊,怎麼辦?難道要說許昌破敗不堪嗎?”

這時劉協還沒說話,董承就湊上去低聲對劉協說:“陛下,曹操勢力不及唐駿,且兗州處中原四戰之地,各地諸侯與曹操幾乎水火不容。若是待在兗州,隻怕會有刀兵之禍,不如前往鄴城,唐駿兵強馬壯,定能保陛下周全,乃至匡扶漢室。至於拒絕曹操的提議,可說另立新都之事事關社稷,事不宜遲,便不再停留許昌了。”

劉協微微點頭,唐駿和曹操不知董承和劉協說了什麼,心中有些忐忑。

董承走開後,劉協說:“朕決定遷都鄴城。”之後又把董承說的那個理由大致說一遍,曹操知道事情無可挽回,暗自歎息。而唐駿則心裏偷笑。

兩人聽劉協說玩,口稱“陛下聖明!”之後,唐駿便說:“事不宜遲,請陛下回車上,臣這便護送陛下回鄴城。”

劉協說:“也好。”之後便回到車上。而曹操則跟著唐駿一起護送劉協,直到走到了兗州,曹操便以公事未了率軍返回許昌。

路上,唐駿騎馬跟在劉協戰車旁邊。劉協閑來無事,便和唐駿聊了起來。

劉協說:“唐卿,你父是何人?”

唐駿聽到劉協提起自己父親,頓時心裏一酸,唐駿答說:“陛下,臣父母在臣幼年之時便雙雙去世了。”唐駿隻能這麼回答。

劉協吃了一驚,又因為提起別人傷心事而感到愧疚,不過劉協倒也沒有道歉,而是繼續問:“那你由何人撫養長大?”

唐駿繼續編:“臣父母乃是被盜賊所殺,臣被一世外高人所救,由那位高人撫養臣長大,臣拜他為師,他便授臣武藝才學。”

劉協聽到世外高人四個字頓時來了興趣,問說:“那位高人姓甚名誰?”

“這……”唐駿假裝難以開口,然後又說:“恩師曾言不可向他人道其名諱,望陛下贖罪。”

劉協倒也沒深究,說:“既然師命難違,那就罷了。”

慢慢走了幾天後,劉協等人終於到了鄴城。早就接到唐駿命令的張勳、程昱、郭嘉等人一早就準備好了,此時他們正帶著冀州文武官員在鄴城城門等候。眼見劉協到了跟前,眾人跪倒在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協急忙伸出雙手,虛扶眾人,口中說:“眾卿快快免禮!”

而後,張勳等官員走到一邊,讓劉協的車架進城。劉協進城後,就看到百姓夾道歡迎,山呼萬歲。

曾幾何時,劉協還是李傕、郭汜等人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傀儡皇帝,如今卻仿佛是真命天子一般受萬民擁戴,此情此景,讓這個尚未成年的少年天子感慨萬分。

之後,百姓散去,車架走到了州府門前。劉協不解,問道:“為何在此地停下?”

跟在唐駿旁邊的張勳上前說道:“啟稟陛下,隻因鄴城尚未建有皇宮,因此在建皇宮期間,這州府便暫為朝堂。另有大宅一座,暫宮陛下和嬪妃們居住,其他王公大臣也都安排了住處。隻是不論陛下還是大臣們的住所相對洛陽來說較為簡陋,望陛下贖罪。”

劉協擺擺手,說:“誒,不必說什麼贖罪,你等皆是有功之人。朕和百官數日前還顛沛流離,若非你等,朕恐難逃逆賊之手。時間倉促,能有一安身之處便是極好了,宮殿之事不必操之過急,萬不可強征民工。至於宮殿也不必過於奢華,一切從簡。”

聽到這番話,張勳心中暗歎:“蒼天有眼,當今陛下並非桓、靈二帝這類昏君。”

其他人聽了也是山呼:“陛下聖明。”

迎接獻帝一事,就告一段落,劉協和百官被帶到各自住處,等其他人都走後,唐駿也準備打道回府,卻被張勳一把拉住。

“伯績?這是做什麼?”唐駿回頭問道。

張勳問說:“主公可是要回府?”

唐駿沒好氣的說:“這不是廢話嗎?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往這邊走。”唐駿手指著一個地方說道。

張勳還沒開口,後麵郭嘉就走上來說:“正因主公家在那裏,伯績兄才要拉住主公。”

唐駿一臉茫然:“這又是為什麼?”(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