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朝堂之上(1 / 2)

PS:看《漢末唐閥》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郭嘉對唐駿說:“主公之宅原為袁紹府邸,鄴城獨一無二,天子遷都鄴城,皇宮尚未完工,於是伯績兄就……”

郭嘉說到這,唐駿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於是問張勳:“伯績,那穎兒他們現在何處?”

張勳答說:“因為一時找不到其他安置的地方,索性將夫人接到我那去了,主公若要回府,便回我的府邸吧。待皇宮建好,主公……”

張勳話說一半被唐駿打斷:“天子住過的地方,我還敢住?”說罷,轉身朝張勳府邸走去,丟下郭嘉和張勳兩人麵麵相覷。郭嘉笑著說:“看來得給主公另造一個府邸了,還得是等皇宮建好後,在這之前,主公就全憑伯績兄照顧了,哈哈。”之後,郭嘉便借故告辭了。

張勳留在原地苦笑搖頭,暗道:“我竟忘了這一節,不知子先又會如何想?還有,這天子一來,子先,你打算如何自處?學董卓嗎?”

之後,張勳、程昱二人會同國舅董承、車騎將軍楊奉、太尉楊彪等人,從鄴城內遴選官吏填補那些死在亂兵手上的官員空缺。不少士紳和低級官吏,都因此連升好幾級。當然,張勳他們這麼做也隻是權宜之計。

在這期間,董承還找來了張勳,要他為天子挑選一些嬪妃宮女,這事被漢獻帝劉協知道後,訓責了董承一頓,最後隻留下兩個與劉協年齡相仿的宮女伺候起居,又給伏皇後送去了兩個,這件事就這麼了解了。

鄴城府衙稍作裝修後,也就成了百官上朝之地,並改名為宣政殿。

各種瑣事折騰了十幾天後,大漢朝廷又恢複了秩序,重新開始了早朝。

這天早晨,天還未全亮,唐駿就被王穎叫醒了。

“這才什麼時辰啊?穎兒讓我再睡會兒。”

“夫君難道忘了,今日要早朝啊。”

“這麼早?”聽到要早朝的唐駿也就不賴床了,不過,從起床到出門,嘴裏一直抱怨早朝時間太早。

走到門口,唐駿就看見兩輛馬車停在門口,張勳就站在自己麵前。

張勳上前一步,說:“主公,請上馬車。”

唐駿卻說:“坐什麼馬車,你我步行。”其實唐駿心裏想的是:“這馬車搖搖晃晃,等到了宣政殿門口我就不用上朝了,直接抬回家裏,這馬車還沒馬舒坦呢。”

張勳見唐駿執意不肯坐馬車,就隻好陪著唐駿走路了。

這一次上朝,兩人分別以護烏桓中郎將和冀州別駕的身份上朝,原本唐駿還不知道自己站哪,幸虧張勳用手指了指,才不至於鬧笑話。

這時,當百官在嘀嘀咕咕時,一聲“陛下駕到!”瞬間讓原本有些散亂和嘈雜的百官變得整齊有序,誰也不敢出聲。

緊接著,一個月前還落魄不堪的漢獻帝劉協,身著冠冕,緩緩走上台階,在正上中央的“龍椅”坐下。太監緊跟著大喊:“跪!”

“跪?這……”唐駿實在難以接受:“男兒膝下有黃金,到現在隻有別人歸我的份,敢情今天也得跪皇帝了?”

想歸這麼想,唐駿還是跪下來了,不管怎麼說,至少這個“跪”和清朝那個奴才式的跪那是不一樣,這個跪實際上是禮節中最重的,唐駿的屈辱感倒沒那麼強烈。

百官齊刷刷跪下後,太監又喊:“山呼!”

百官齊呼“萬歲!”

那太監又喊了一聲“山呼!”

百官自然又喊了一聲“萬歲!”

之後那太監又喊:“再山呼!”

百官這次則山呼:“萬萬歲!”

此時輪到劉協了,劉協喊道:“眾卿平身!”

百官自然又是喊了一聲“謝萬歲!”才起來。

本來那太監是要喊“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的。但是劉協在此之前卻交代他不必喊,此時劉協說:“朕數年前為李、郭逆賊所擄,受其擺布,後決意東歸洛陽,期間多賴國舅董承、車騎將軍楊奉等人護佑。然李傕等人賊心不死,幾番追殺,我大漢忠義之士死者不計其數。最終受困於累卵之地,朕本以為天要忘我大漢,不曾想,護烏桓中郎將唐駿唐子先麾下先鋒趙子龍如神兵天降,擊退叛軍,這才有朕今日如此與卿等相見。故,朕今日要大行封賞,封賞那些對我大漢忠心耿耿的豪傑之士!”

“果然不出所料。”低下唐駿暗道。

劉協讓方才那個太監把一道聖旨呈到了國舅董承麵前,劉協對他說:“國舅,就有你來宣讀這道聖旨吧。”

“諾!”董承接過聖旨,站到大殿中央,開始宣讀聖旨,前麵一段和劉協剛才說的大同小異,從封賞官職那裏開始,聖旨這樣寫道:“護烏桓中郎將、襄平侯唐駿,心係漢室、勤王有功,進驃騎將軍,改封忠武侯,邑萬戶。偏將軍趙雲,勇猛善戰、救天子於危難,特進虎賁中郎將,加封忠勇侯,邑三千戶。冀州別駕張勳,穩定一方,重修漢室,特進大司空,加封忠義侯,邑四千戶。”之後,便是董承、楊奉等人的封賞,官職都沒動,隻是加封了侯,此外,還有曹操,被任為鎮東將軍,封武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