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進攻技術更重要(2 / 2)

邦奇教練說這是正常的現象,任何初學者都需要經過的過程。這些分解動作都是基礎動作,它們經過千錘百煉,最簡潔高效。練好了這些動作,就可以從容的做出任何進攻動作。至於,合起來做不好,是因為劉銘輝還沒掌握好節奏感。節奏感掌握好了,做任何動作都會很流暢。

那麼什麼是節奏感?首先說節奏,把一套完整的動作分解成若幹個環節,這些環節合起來就是這個動作的節奏。節奏感就是控製節奏的感覺,在整套動作的任何環節受到幹擾,都能順利的接上下一個環節,或是隨意改變動作。

有些人節奏感很強,動作流暢又漂亮,而有些人節奏感很差,動作一受到幹擾就磕磕絆絆,最主要的是能否掌握動作中力道的變化。每次做動作時,力量在人的身體中不斷變化,對抗時,力量在兩個人之間變化。隨時感受這種力量的變化,控製它,引導它,就能做出流暢的動作,時間長了就形成節奏感。

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沒有什麼捷徑,隻有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培養感覺。

劉銘輝在教練的督促下,瘋狂地進行著訓練。拉瓦和肯特輪流上場陪練。拉瓦身高不夠,但是出手快,擅長盜球和打斷他的節奏,肯特有噸位,有力量,可以在身後抗人。兩個人輪流上場,也可以讓劉銘輝學習適應不同風格的防守球員。

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很累,也很充實。不知不覺中,劉銘輝的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防守時他的雙手密不透風,兩個人連籃筐都看不到,強行出手往往換來一記大帽。進攻時,他用腳步把兩個人晃的暈頭轉向,輕輕鬆鬆就能扣籃。即使麵對兩個人包夾,劉銘輝也能用身體擠開一點空間,把球打進。

專心致誌的做事時,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的一個半月就過去了。

最後一天,訓練結束後,劉銘輝在附近的餐廳請大家吃飯,以示感謝。

席間,肯特很羨慕劉銘輝落選後還能重新進入NBA。劉銘輝說:“其實你的實力也不錯,隻是你的體重拖累了你。如果你能減掉幾十磅,我想你會有機會進入NBA。”

肯特聳聳肩,無謂地說:“恐怕我的肥肉這輩子不會離開我了,如果讓我不吃肉,每天隻吃減肥餐,還不如殺了我。”

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們擁有不錯的潛力,但是懶散的性格使他們無法取得更高的成就。說的好聽點,這叫知足常樂。說不好聽的,這是得過且過。

上輩子的劉銘輝就是這樣。如今的他,強烈的渴望成功,不斷地鞭策自己前進。他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吃完飯,大家愉快的分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在10月份季前賽開始之前,他們還有十幾天的休息時間。這也是未來大半年裏,唯一的一段假期了。季前賽開始之後,他們講進入繁忙的比賽季,不會再有充足的時間讓你休息。

別人走後,拉瓦又提議去夜店慶祝一下。真不知道,他和剛才訓練中累的吐血的是不是一個人。似乎,“夜店”兩個字讓他滿血滿狀態複活了。劉銘輝還是拒絕了,他真的對這種地方沒興趣。他隻想回到酒店裏好好睡一覺,估計這個假期他就窩在酒店裏不出門了,他身上的宅男屬性又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