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成文看了眼兩個侄女兒的反應,神情越發鬆動。倒不是因為陳亞蘭的話心虛,打他進了紡織廠,不知道給家裏多少補貼,因為淮生養在農村,甘芳為了不委屈兒子,布票糧票不停地往家裏送,多少都讓成武他們沾了些好處,幾年下來數目不小,對這筆賬他還真不糊塗。
但兩個侄女兒的苦他也看在眼裏,其實很不忍心。
直到沈奚給他一個淡定的眼神,他才像找到主心骨似的,安定了下來,隻是眉間分明多了幾分對沈奚的歉意。
沈奚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也知道沈成文心軟,多半已經被說動了。他一點也不怪沈成文優柔寡斷的性格,說實話,他二嬸在這件事兒上並不是完全沒道理。
譚大梅對他的偏心他都看在眼裏,隻是農村重男輕女嚴重,誰都不覺得哪裏不妥。至於二嬸兒一心為她兩個女兒爭利益,也不過是為了給自己解氣,尋個由頭多占點兒好處,誰都沒真正為沈超和沈越著想過,說到底夾在中間委屈的還是她們。
沈奚是個現代人,就算不考慮他和沈超沈越那層親緣關係,不考慮各房為家付出的比例,他也覺得該讓她們兩個讀書,事關她們一生的命運,他隻好做個活雷鋒。
“奶,讓姐和沈越上學吧,成績好就能跳級,課本就用我的,也不費很多錢。”沈奚知道譚大梅也想找個台階下,雖然她確實偏心,可也不想讓孫女兒們恨上她,陳亞蘭都這麼說了,她總得表態,隻是到底還是覺得女孩兒沒必要讀書,再加上礙著麵子不肯服輸,所以一直僵持著。
沈奚心眼也不少,他可不會明著承認他爸有私房錢,隨便他們猜去,要是家裏真支不出學費,就從他爸那兒補足剩下的,但明麵兒上還是公中出錢,大夥兒心知肚明就好。至於以後他自己念書還是別的開銷,他還真得好好想想出路了。
聽了沈奚的話,譚大梅知道再不讓沈超沈越上學,這個家就不能安寧,可也不能委屈大兒子。真說起來再供兩個孩子讀書不是不行,但日子就得過得更拮據了,以後碰上什麼事兒難應付,她不能就這麼輕易答應。
“不是我狠心不讓孩子讀書,家裏要拿出這筆錢,明年還得多養兩隻豬,最好能再養兩隻羊。看看咱們老屋,屋頂都開始漏水了,本來我是想攢筆錢修一修,看樣子也得往後拖。至於以後沈超沈越上學,幹不了太多活,你這個做媽的就得累點兒,可沒現在這麼輕鬆,醜話我就說在前頭,你可別到時候又怨我。”
陳亞蘭臉青紅交錯,她這大半年過得挺舒服的,因為要照顧兒子和沈雲,平時隻要做做飯喂個牲畜,很少下地,譚大梅這麼說,以後肯定沒她好日子過了。
一道微弱的聲音在此時響起,原來是沈越。
“我跟姐會好好幹活的,早上早點起床打很多豬草,保證把家裏的豬養得肥肥的……”
譚大梅隻是氣陳亞蘭,不至於遷怒到孩子身上,便說:“既然讓你們去上學了,那就專心讀書,別的用不著你們操心。”
沈超明亮的眼睛望向沈奚,雖然沒什麼表情,但看得出心情愉悅。
而沈奚則正回想剛才那一幕,突然覺得沈越這丫頭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