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流言(1 / 2)

就像譚大梅所想的那樣,決定讓沈超沈越等九月繼續上學以後,陳亞蘭明顯安分了許多,家裏也終於恢複了平靜的日子。

俞素蘭托人傳了信,信裏提了很多有關那所初中有用的信息,比如試卷的題型等等,讓沈奚確定了方向去準備考試。

不過他原來也沒多緊張,不過是一個小升初的考試,再難能難到哪裏去呢?

他現在腦袋裏成天琢磨的不是學習,而是怎麼賺錢。

現在家裏的經濟收入項目很少,除了譚大梅帶著沈超沈越去碼頭做工的額外進賬,就隻能靠家裏養的兩頭豬和十幾隻雞將來拿去集市上賣了掙點錢。

如果仔細算的話,養豬的收入也並不多,相反要耗費很多精力。

平時家裏喂豬的飼料主要是平時家裏的剩湯殘水,加上紅苕、番薯葉等統稱為豬草的藤蔓,以及麥麩這些東西,兩頭豬一天就要吃幾十斤飼料,光打豬草煮豬草就能把人累得不輕。

以前這些活都是攤在沈超沈越頭上的,沈奚幾乎什麼都不用幹,但自他“改頭換麵”以後,也會早起幫家裏打個豬草,偶爾在山上拾點牛糞狗糞,把這些肥料還有野生綠肥交到生產隊幾個工分。

隻是到底家裏十張嘴,油鹽是基本開銷,一年下來能攢下十幾來塊都不錯了,以後家裏的孩子都要上學,那花銷更加驚人。

現在讓他撿糞對他來說已經是極限了,要不是沒辦法誰想幹這個,弄得一身臭味洗都洗不掉,如果能有別的路子掙錢就好了。

他思前想後,覺得村子裏信息實在太閉塞,根本不知道外麵有什麼需求,於是一有機會就借著向文娟討教功課的功夫打聽外界的情況,不經意就聊到了村裏的麻芋子。

麻芋子是一味中藥,有清熱除濕、鎮咳化痰的功效,在他們村裏還挺常見的,每次有小孩兒感冒發燒,大人們都喜歡用麻芋子煮水讓小孩兒喝,效果很好。剛才辦公室就有一位老師說起她家小孩病了,要去挖麻芋子給孩子吃。

沈奚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一點曙光,狀似不經意地問了一句:“那縣城有沒有地方要收購這種草藥的?”

文娟有些奇怪沈奚一個孩子怎麼會問這種問題,但還是告訴沈奚:“有肯定有,不過我也不太清楚哪裏會收購這些草藥,到現在也沒聽說有人來咱們村裏要這東西的,大概是不太值錢。”

沈奚“哦”了一聲,很快就把話題扯開了。

他一瞬間想到了很多辦法,但看到文娟,他又不得不提醒自己現在是什麼時候,要是做那些事被安上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他可就虧大了。

不過他可以去供銷社問問,沒準會有別的收獲。

他一向是個行動力強的人,既然想到了,就打算放學以後就去供銷社打探一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