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鐵馬一豪詞
——有一種詞,刀光劍影
有一種詞,刀光劍影。這種詞,是用刀、是用劍刻就的。
一個沙場英雄,一位愛國將軍,站立在詩詞中,站立在曆史中。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慷慨豪邁的英雄壯詞,激蕩在中華民族的血脈裏,化成中華文化的圖騰。在他準備以身許國血灑大漠馬革裹屍之時,卻被南渡,再也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水龍吟》
亡國之恨,一聲悲愴。把欄杆拍遍,卻無人會。
再也無法馳騁沙場,再也不能鐵甲烈馬。
棄疾,他那裏是身軀有什麼疾?他是有一塊心病: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隻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
梁啟超看了這首詞後,感歎道:“回腸蕩氣,至於此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走到贛南,默默地: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履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嚐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蔭少,楊柳更須栽。
——《水調歌頭》
他的詞也有溫柔的一麵: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都將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
但,我們分明又感到:於無聲處炸驚雷。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溪上青青草,小兒溪頭臥剝蓮蓬。這該是多麼恬靜閑適的田園風光啊!
再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
明月、清風、稻香、蛙聲,一個個美妙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麵前。
但是,他更多的詞,都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昂首問天的形象氣度,雖千年萬年,依然激蕩人心。
曆史的背影
你,走過的背影,讓我久久凝望。
靈魂在空中翱翔,錚錚鐵骨猶在耳邊。
月下,你孤單佇立。是誰驚擾你舊時夢,感懷於生死兩茫茫,讓心事再次吹皺,就像不老的青山因雪白頭?
曆史漸行漸遠。
辛棄疾,你是想起鐵騎踏過的黃沙?還是在等在殘缺的夕陽下歸來的血燕?還是那悠悠的衰草?
帶著無盡傷感,走向歲月的凋零。
曆史被切得支離破碎。
英雄懷裏的兒女情長,淚水早已是痕跡斑斑,微涼的月色下,交映生輝。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仆姑。
曆史是否為你打開那沉重的時光大門。遙想當年鐵騎踏過疆場,如今,你像一位年紀已高的老人一樣,輕輕地聆聽著塞外的風還在緩緩地撫摸著黃土。
舉頭西北浮雲,
倚天萬裏須長劍。
人言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