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回 答帝問君心難料 薦孟德初聞八校(2 / 2)

而靈帝在聽到竇輔說的這些後,果然龍顏大悅,說道:“愛卿忠君之心,朕心甚慰!隻是,抽走如此多精銳士卒,愛卿安全可有保障?”

竇輔心中一稟,知道靈帝又在話語中設下機關。自己若回答若回答有保障,說明自己手下精銳士卒還很充足,那麼自己就有藏私之嫌,且讓靈帝憂心自己的實力。若說沒有保障,平白弱了自己的名頭,讓靈帝瞧不起,說不定靈帝還會將人退回。畢竟,竇輔將精銳士卒送給靈帝,還是有私心的。這個時代人皆以為一軍之首,才是關鍵。可是,作為後世來的人,自然知曉這什長與伍長的重要性。五人為伍,設一長!有了這些基層官兵,未來未必不能收服這支隊伍。

所以,竇輔自然不會讓靈帝將人退回來,忙說道:“陛下!這天下還有何事比陛下的安危更重要的呢?臣在外征戰,何時不危險,若怕這些,又何必為將!生死早已看開,反倒是陛下,乃是臣最在意的,這天下可以沒有臣,卻不能沒有陛下!這些士卒隻是臣的一點心意,請陛下成全!”

靈帝見竇輔如此堅持,亦不再推辭,算是收下了竇輔的心意。二人的對話亦融洽許多。

竇輔繼續問道:“隻是不知臣將兵馬交與何處?”

隻聽靈帝說道:“愛卿有心了,稍後朕讓蹇碩隨愛卿走一趟!”說到這裏靈帝看了竇輔一眼,繼續道:“愛卿從討黃巾開始,多年來征戰各地,自是知曉不少戰將,還要愛卿為朕舉薦一些才是啊!”

竇輔暗歎,兜了這麼大一圈,靈帝還是不肯放過自己,看樣子還是非要推薦給人啊。隻是一時之間提誰合適呢?

想著想著突然靈光一閃。記得之前是曹操第一個告訴自己靈帝要招募新軍,也曾囑托自己能夠引薦。而曆史上似乎曹操原本就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既然曆史中有他,那麼必然有他存在的原因。同時方才靈帝也主動提前曹操,似乎注意到他了。自己不如順勢就說曹操!

想到這裏,竇輔故作沉思狀,隨後說道:“陛下,臣所知戰將不多,又恐耽誤陛下大事。隻是陛下既然信任臣,臣便推薦一人!這人陛下也是知道了!”

靈帝被竇輔這麼一說,也好奇問道:“哦?朕亦知曉?不知是何人?”

“曹操曹孟德!”竇輔直接將曹操說了出來。

“曹操?原來是他,愛卿亦覺得曹操可堪重任?”靈帝似乎對竇輔提出曹操並不意外。

見靈帝這幅表情,竇輔知道自己說對了,且應該有人在靈帝麵前提過曹操了。於是,心中大定,說道:“陛下,臣覺得曹操能文能武,胸中頗有韜略,亦熟知兵法。且此人心懷忠義,不畏強權!”

靈帝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口中輕喃:曹操!

竇輔見靈帝如此,亦沒有再多言,隻是靜靜的垂首等候。

不一會,靈帝正色道:“竇輔聽封:今竇輔平定叛亂,勇擒賊首。揚我大漢軍威於異域。有大功於社稷。然因其年輕,平叛過程中有擅專之嫌,歸京後亦未及時麵君,雖事出有因,但亦不可不罰。今功過相抵,官爵不做加封!然其為國開疆拓土,義救公主,特晉封為槐裏侯!擇日與公主成婚!”

竇輔聽前半部分時,已經心中有數了。但是不曾想後半部分的內容將竇輔驚呆了,連謝恩都忘記了。

漢靈帝見竇輔如此,方才滿意,笑道:“愛卿還不接詔?莫非又想抗詔?”

竇輔忙躬身行大禮:“謝陛下!臣定為陛下效死力,以報陛下!”

不是竇輔太激動,而是這個爵位對竇輔有著特殊的意義。當初祖父竇武便是槐裏侯,後來出事後,自然全部收回。今日他等重新得回,自然激動萬分。

靈帝待竇輔平複心情後,語重心長的說道:“卿可知朕為何封汝槐裏侯?”

靈帝究竟為何要封竇輔為槐裏侯呢?這其中是否還有別的用意呢?竇輔又將麵對怎樣的命運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謝謝老朋友們的關心鼓勵,一定努力!雖然成績一如既往的難看,但是會堅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