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銣君並不知道,她的離開,還是有人惦記的。
眾人看夏銣君被女帝如此處置,都以為她不是被重視之人,但女帝已經從一些老臣如曹英德那裏了解夏銣君很多,更是知道了當初的肥沃土地之法,水車,瘟疫都是有夏銣君參與並製作出來的,如今新君剛立,她也很需要一些自己的班底,如果夏銣君真如他們說的那麼好,那麼隻要她在地方做出成就來,她就會把她調回來的。
夏銣君倒是不介意,來著這個世界,很多現代的東西她都沒有拿出來,如今被發配到了海岩城,看著這裏的人種植沒法種植,街上乞丐奇多,秩序混亂,而在這裏的縣令,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十多年了也沒有挪窩,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這裏很窮,很不容易被發展起來,種植沒有那個條件,周邊除了大海,還有毒獸森林這樣的地方。
趕路了一個半月,到了這海沿城,夏銣君去接觸了已經快要退休的縣令,也看到了這個城市的現狀,說真的,夏銣君還是非常震驚的。
她第一次知道,還有人生活得這樣,這裏的人迫切需要改變。
海沿城也有漁業,畢竟世世代代生活在海邊,可他們合起來打的魚因為太大,都是整個村子整個村子的人團結起來一起出發,打了條大魚整個村子的人用大鍋一起燉來吃貨,夏銣君去吃過幾次,味道就別說了,一言難盡,魚鱗都不知道刮,有一股濃重的魚腥味。
“他們就都這樣吃嗎?為什麼不想著做得更美味點和拿出去賣呢?”一家人住進了縣令府,而前縣令也宣告正式退休,退隱書還是陛下讓夏銣君帶過來的,畢竟這位縣令已經接近七十歲了,不要說這個時代,就是現代也到了退休的年紀,而老縣令無兒無女,兢矜業業紮根在這片土地上,一開始雄心壯誌還是做一些改變來著,後來證明都是無效。
來的時候她四十八歲,如今十九年過去,她也老了,如果不是京城那邊一直沒有派人來接應,她要退了,這個地方就像被遺忘了一樣。
聽夏銣君這樣說,被夏銣君挽留做了她師爺的老縣令晚秋道:“誒,誰說不想改變了,不過海邊的漁民,好打魚的季節,倒是不缺吃的,雖然魚蝦貝腥味難吃,好歹可以飽腹,隻是寒冬結冰的冬天,才是最難熬的,以前都要死好多人。”
“不過好在前些年有一個叫炕的東西流傳了過來,冬天是沒人凍死了,可餓死的也多。”
“而春秋季雖然好打魚,可危險也多,好多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壯士出去趕海,遇到了海中風暴,就永遠沒有回來的也有。”
“這是九陰溝,他們村子今天的運氣還不錯,打到了這麼條大魚。”
“至於你說的想辦法賣出去,這麼難吃的魚蝦貝賣出去誰吃?何況就是賣到鄰居城,運過去都臭了,根本不可能,隻能自己消化。”
夏銣君從來沒想過在現代那麼富裕的海邊城市,在古代居然這麼淒慘,這幾天他們家裏,雖然也是頓頓海鮮,可有夏銣君製作的調劑烹飪方法,一家人都吃得很歡,就連龍騰鳳躍兩個小孩,都對海鮮稀奇得好,夏小猴和古梅阿姨幾人就更是了,第一次吃到海鮮這東西,一下子愛上了。
夏銣君沒想到這本來應該可以發展很富裕的城市,在大曆王朝居然是時時刻刻要死人,每天吃著腥味重的海鮮,不會烹飪技巧,還長年累月的吃,有時候還吃不上,真是為難他們了。
也是,這個時代交通本來就不發達,就是現代海鮮的運輸都是要用冰和特殊方法保質,就運輸交通和保鮮這兩個大難題,沒有現代的方便,就注定他們城市的海鮮不可能大量往外運。
最主要的特產發展不起來,沿海也不適合種植,這就導致了整個城市經濟運轉不起來,沒有外的新鮮血液,經濟也成了死經濟。
一路上,看著陸陸續續街道的角落都扔著剛出生或要餓死的孩子,夏銣君第一次覺得她來這個世界,應該做點什麼,不應該得過且過,自己一家人生活好了,可還有很多養不起孩子的人,才才出生的嬰兒狠心扔了活活餓死,就差沒有到人吃人的地步了。
這讓夏銣君無比震撼。
而她旁邊的前縣令,如今的師爺卻習以為常了。
“扔孩子也是迫不得已,官府幾經鎮壓,不允許,當初我甚至還發了處罰措施,可後果就是他們不扔了,卻直接悄悄弄死。”
“而直接扔說不定自家孩子運氣好,被富裕一點的人家看中撿回去,還能有一條活路……基於這個,我不得不撤了命令。”
夏銣君深呼吸,沉重的點頭,然後到了這海沿城,下了第一個命令,那就是公布製冰法子。
隻有用簡單的硝石製冰之法人人會,海鮮才有保存的可能,之前他們不至於天天要出海,可三五天出去一次,騰出更多的勞動力來。
至於那些孩子,誰家願意收養,誰家可以第一批得到秘法。
而隻得到秘法還不行,硝石必須掌控在縣城府中,而誰收養了那些孩子,硝石可以多提供一些。
一開始大家對朝廷發布的消息不以為然,還是麻木的生活,直到一個人帶頭牽起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