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撥雲見日(下)(1 / 2)

為了製造聲勢,李豫向安西各國發出大唐天可汗詔令,命各國立刻派兵趕至伊州城下,協助唐軍主力攻克伊吾城。

數萬唐軍加上不斷趕來的安西各國藩兵,連續十餘日,不分晝夜的猛攻伊州州城伊吾。吐蕃守軍頑強抵抗,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卻沒有一方退卻。

在李晟的建議下,唐軍動用大軍西征時從長安運來黑火藥,通過挖掘地道的方式,將伊吾西城牆炸開一道缺口。三千唐軍將士從缺口攻入伊州城中,卻被尚結讚的副將率兵硬頂了出來。

伊吾城下唐軍的援軍源源不斷的趕來,吐蕃主將尚結讚心裏清楚,大軍困守伊吾不是長久之計。尚結讚與眾將商議,決定棄城突圍。

尚結讚留下一萬羌塘兵守城,用以拖住攻城的唐軍,同時扔下守城作戰的數千傷兵。尚結讚親率其餘三萬人馬,從伊吾南門突圍,準備沿東南方向的絲綢古道撤往瓜州。

李晟、馬燧率一萬騎兵尾隨追擊,尚結讚率吐蕃兵將且戰且退,被搞得疲憊不堪。

經過一日一夜交戰,尚結讚“成功”突圍。三萬吐蕃大軍擺脫唐軍追擊,撤至柔遠境內,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先頭部隊與仆固懷恩和李懷光率領的兩支唐軍驍騎正麵遭遇。

兩軍初次交鋒,仆固懷恩和李懷光策馬出戰,秒殺了尚結讚手下的六名副將。三萬吐蕃兵馬猶如驚弓之鳥,在一萬神武天騎和鎮西驍騎的衝擊下,很快潰不成軍。吐蕃兵將士氣盡失,無心再戰。尚結讚無法衝過仆固懷恩和李懷光的防線,隻得放棄絲綢古道,轉向西南方向的大海道。

大海道橫穿大沙海,中間途徑樓蘭故國。在西漢時期,這條路曾是中原通往安西的必經之路。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樓蘭古國消失在蒲昌海(今羅布泊)岸邊,其故地變成一望無際的大沙海。連通河西與安西的絲綢之路,改道大海道東麵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的莫賀延磧。

尚結讚率領剩下的兩萬殘兵來到大沙海邊緣,吐蕃將士看著一望無際的茫茫沙漠,遲疑不定,不敢繼續前行。

正在這時,郭昕、渾瑊率安西鐵騎和羽林驍騎從背後殺來,驚魂未定的吐蕃兵士顧不上多想,紛紛逃入大沙海。郭昕、渾瑊兩軍攜帶淡水和指南針,追入沙漠一百裏,殲敵五千,俘虜一千,掉頭折返伊州。

八日後,尚結讚率領三千殘兵敗將穿過大沙海,抵達沙州城西吐蕃控製的陽關城下。進入大沙海的兩萬多吐蕃兵士,除了被郭昕、渾瑊的騎兵俘虜的一千人,以及走出大沙海的三千人,其餘一萬六千餘人全部命喪沙漠。

仆固懷恩和李懷光按照事先商定的作戰計劃,在與尚結讚大軍短暫交鋒後,立刻率軍轉向東南,穿越莫賀延磧,兵臨瓜州城下。三日後,仆固懷恩、李懷光與馬璘合力拿下瓜州晉昌城,全殲吐蕃守軍一萬五千人。

尚結讚來到沙州城外,將伊州戰事告知尚結息,兩人知道大勢已去,此刻如不主動撤離沙州,將很快被趕來增援的唐軍包圍。尚結息下令全軍停止攻城,向南撤回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