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撥雲見日(上)(1 / 2)

臨淮郡王府門外兩軍兵士,不肯聽從和政長公主的勸告,手持兵刃湧上來準備動手。危急時刻,董秦連忙上前護住長公主。

“住手!”千鈞一發之際,太尉李光弼走出王府,喝止住眾兵士。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首要功臣,在各軍將士心中有著很高的威信。李豫授予兵符命其節製天下兵馬,並冊封為臨淮郡王。

李光弼一身布衣,手中沒有任何兵器,緩緩走下府門前的台階。包圍王府的羽林軍自動讓開一條路。盡管北衙禁軍不歸太尉節製,但軍中不少兵士都曾跟隨李光弼在河北戰場上出生入死。

李光弼來到和政長公主麵前,拱手拜道:“臣見過長公主。”

和政:“李太尉不必多禮。眼下長安形勢急迫,請太尉出麵主持大局。”

李光弼回答:“羽林軍包圍我等府邸,乃是遵奉太子殿下的諭令,臣不敢違抗。”

和政:“太子做出此等荒唐之事,定是受了奸人欺騙。太尉是我大唐的國柱,此刻隻有您出麵,才能保障社稷,不辜負我皇兄對您的信任。”

李光弼稍作思慮,對董秦說:“立刻拿本太尉的魚符,調集駐留大營的左右衛接管長安城!”

董秦:“末將領命!”

李光弼對府門前的三百羽林兵士說:“我知道,你們都是奉命前來。你們中有些兄弟曾與我在河北並肩作戰,我不想看到同袍手足相殘,你們各自回營去吧。等事情過去,我自會入宮向太子殿下請罪。”

三百羽林兵士中部分人開始退去,很快影響到更多的人跟隨返回北營。

一個時辰後,董秦帶兵控製了長安外城,繳了包圍韓王李迥、汾陽郡王郭子儀、左相裴遵慶、右相顏真卿等人府邸的羽林軍的械,並屯兵丹鳳門外,準備強行攻入大明宮。

裴遵慶、顏真卿、郭晞來到李光弼府上,在和政長公主的主持下,商議接下來的行動。裴遵慶、顏真卿反對派兵進攻大明宮,建議派一人入宮向太子說明情況。李光弼、顏真卿主動請命,進宮麵見太子,和政沒有同意。和政思慮再三,決定親自入宮。

和政長公主來到丹鳳門外,隻見皇宮大門緊閉,城牆上站滿了弓弩手,下麵的右衛兵士以盾牌列陣,兩軍對峙,氣氛十分緊張。

和政在右衛兵士護衛下,走上前叫了幾次門。守衛丹鳳門的羽林郎將不肯開門。就這樣,羽林軍和左右衛在皇宮門前僵持了一整夜。這一夜黑雲漫天,月亮和星辰被完全遮蓋。

長安西北,岐州麟遊縣,駙馬都尉郭曖騎快馬跑了一整夜,趕到九成宮,坐騎在宮門外倒地累死。郭曖入宮向獨孤貴妃稟告長安之事。

正陪伴沈媛在此避暑的貴妃獨孤雪得知長安出事,立刻與千牛衛大將軍哥舒曜商議,準備連夜趕回長安。沈媛得知兒子李適有事,決定一起返回京師。

哥舒曜、賀拔楚嶽率領騎兵,護衛獨孤貴妃和沈媛的車駕,趕往長安。

沈媛原本感染風寒,經過一晝夜急行顛簸,臉色越發蒼白,咳嗽不停。獨孤雪見狀,準備讓車隊停下來稍作休整,被沈媛堅持拒絕。此刻車隊已行至鹹陽,距離長安隻有咫尺之遙。

車隊由芳林門進入長安城,在和政長公主的引導下,徑直來到大明宮丹鳳門前。董秦下令丹鳳門前的右衛兵士後退五百步。

和政長公主、獨孤貴妃、沈媛三人下車,一起來到丹鳳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