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寶開年(2 / 2)

正月初一,李隆基親臨勤政樓,接受文武百官及各國使節朝賀。隨後頒布製書,改元天寶,大赦天下。一個曆經二十九年,勵精圖治、選賢用能、天下大治的時代結束了,按照曆史的軌跡,接下來的十五年將是奢華享樂、小人橫行、梟雄崛起的時代。

正月十五,上元節夜,李俶和沈媛出遊觀燈,同行的還有未來的和政郡主,以及郭旰、劉德順。唐代實行夜禁,傍晚禁鼓敲響,禁止百姓出行,唯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開禁三天,稱為弛禁。長安城內的大街小巷燈籠高掛,各式花燈爭奇鬥豔,有的高達數丈,上麵纏繞五顏六色的絲綢,裝點金、銀、珠、玉等飾物,宛如五彩繽紛、光芒萬丈的火樹。天已盡黑,明月高懸,人們身穿各種顏色豔麗的奇裝異服,乘坐經過精心裝飾的寶馬香車四處巡遊,大街上車水馬龍,十分熱鬧。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燃放焰火,花燈和焰火交相輝映,形成“火樹銀花不夜天”。李商隱的“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正是長安上元燈節盛況的寫照。

長安城東南偶的曲江池,水麵上星星點點漂浮著眾多河燈,宛如滿天繁星。李俶將燈放入河中,轉過頭問沈媛:“媛兒,你許的什麼願?”

沒等沈媛回答,劉德順搶先說:“許下的願望不能說,說出來就不靈了。”

李俶瞪了劉德順兩眼,對郭旰說:“二郎,把這個多嘴的家夥扔水裏去。”

郭旰抓起劉德順,正要往池裏扔。

劉德順大喊:“郡王饒命,德順說的都是實話。”

沈媛阻止郭旰:“郡王玩笑,不必當真。”

郭旰放下劉德順。

劉德順湊到沈媛麵前:“多謝王妃!王妃您人美心更美,德順對您的敬仰,猶如這曲江池…”

李俶有意咳了一聲。

劉德順連忙閉嘴。

眾人離開曲江池,感覺肚子有些餓,於是直奔東市。李俶剛走進東市,便被熱騰騰的湯圓吸引過去。上元節的東市異常熱鬧,遊人和小販摩肩接踵,轉眼功夫李俶與沈媛走散了。眾人找了許久,仍然不見沈媛蹤影,李俶心急如焚。

郭旰見狀安慰道:“郡王不必擔心,王妃身邊有德順。可能他們找不到我們,直接回府了。”大唐帝國正處在盛世巔峰時期,既無內憂也無外患,海內生平,百姓生活富足,民風淳樸,不少地方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就算有賊人想要上街行竊,也得思量再三,一旦被發現,路人遊俠群起攻之,結果自然是慘之又慘。

李俶放寬心對和政和郭旰說:“時辰不早了,咱們也回府吧。”

回到廣平王府,不見沈媛和劉德順。李俶焦急的等了半個時辰,見劉德順獨自一人回來。李俶火冒三丈:“你這奴才,怎麼一個人回來了!媛兒呢?”

劉德順從來沒見李俶發這麼大的火,嚇得跪在地上:“郡王息怒,奴家本來一直跟在王妃身後,怎奈東市遊人太多,跟著跟著便丟了。”

李俶罵道:“主子丟了不去找,還敢自個兒回來!”

劉德順:“奴家在東市找了個遍,也不見王妃,這才回來稟告。”

李俶大聲對郭旰說:“拿棍子來!”

劉德順跪在地上哀求道:“郡王饒命,郡王饒命!”

“難得見到俶兒發這麼大火氣,倒是很像朕年輕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屋外傳來。李隆基和沈媛、高力士走進大廳。

李俶連忙跪地行禮:“孫兒見過皇爺爺。”

李隆基心情很好,笑著扶起李俶說:“又不是在宮內,不必多禮,你們也都起來吧。朕和力士外出觀燈,正好遇見媛兒。年紀不小了還這麼貪玩,竟然把媛兒一人扔在大街上。”

李俶連忙認錯:“皇爺爺教訓的極是。”

送走了李隆基,已經過了半夜子時。李俶拉著沈媛的手走進臥室,關上房門,轉身對沈媛說:“媛兒,對不起,把你一個人落在大街上。”

沈媛笑道:“說什麼呢,大街上又沒有豺狼虎豹。”

李俶將沈媛抱在懷中,附耳輕聲說:“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此你從橋上走過。”

沈媛:“又在胡言亂語,我可不要你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