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寶開年(1 / 2)

時值隆冬,大地覆蓋著厚厚一層雪。盡管天氣十分寒冷,長安城中卻隨處可見忙碌而充滿喜悅的人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很快就要到了。臘月二十七,宮中派人送來請柬,除夕之夜,李隆基在大明宮麟德殿舉行宴會,受邀參加的包括皇室宗親、王公大臣和各國使節。李俶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盛宴,心中十分激動。

臘月三十,李俶給郭旰放了假,讓他回家團聚。郭子儀品級低微,不在麟德殿宴會的受邀官員名單中。午後,李俶帶著沈媛,在劉德順引領下,來到丹鳳門外。丹鳳門前,駿馬豪車早已排起長龍,等待監門衛查驗,看陣勢,沒有半個時辰進不了宮。

劉德順見狀對李俶說:“按照往年慣例,親王、郡王和三公九卿可以不用排隊,咱們是不是?”

李俶想了想對劉德順說:“排隊入宮。”

劉德順說得不錯,李俶看到不時有馬車從隊伍旁駛過,自己的二弟南陽郡王李係騎著一匹價值連城的汗血寶馬,得意洋洋的走了過去。

酉時一刻,新年宴會正式開始。美酒佳肴擺滿桌案,伴著悠揚的樂曲,各種娛樂節目逐一登場。酒過三巡,於闐國使臣用不太流利的漢話向李隆基奏道:“尊敬的天可汗陛下,大唐天朝地靈人傑,詩詞歌賦遠播四海,萬邦莫不敬仰。值此除夕之夜,何不請眾臣即興賦詩,共慶佳節。”

李隆基心情很好,對王公大臣們說:“哪位愛卿願為朕賦詩一首?”

一位李俶不認識官員起身離座,走了五步,頌道:“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裏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好!”眾人連聲喝彩。

李隆基滿意的笑道:“好!賞百金,還有哪位愛卿出列獻詩?”

五步成詩,非常人能為。群臣麵麵相覷、啞然無聲。李林甫看了看李俶,臉上突然閃過一絲笑容,起身奏道:“老臣聽聞廣平王文思敏捷,不如請廣平王賦詩一首。”

李俶心中一驚,心想:好你個李林甫,你跟我便宜父親是冤家對頭,想讓我在這種場合當眾出醜,真夠歹毒的。

太子李亨正要出麵幫兒子解圍,被李隆基製止。李隆基正在興頭上,笑著對李俶說:“沒關係,心隨所意,不管做得如何,朕都獎賞你。”

“砰—”殿外廣場上爆竹炸響,李俶突然想到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心想:王大人,對不起了。李俶起身離座,假意走了幾步,開口頌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大殿中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用驚異的目光看著李俶。

“好!”李隆基一聲喝彩打破了沉寂,眾人爭先附和。

陳王府參軍田同秀趁機進言:“啟稟陛下,臣先前路過丹風門,見玄元皇帝於空中告臣雲:我藏靈符於函穀尹喜故室。”

李唐皇室尊崇道教,自稱李耳後代,封太上老君為玄元皇帝。符與福同音,天官降福,自然是祥瑞之兆。

李俶看著田同秀,心想:這家夥可真會忽悠,當時丹鳳門外有上千人,唯獨你看到太上老君!

太史令出列上奏:“天降靈符,得寶函穀,臣請陛下改年號為天寶。”

李隆基欣然準奏,賞李俶百金,封田同秀為朝散大夫。

宴會進行到亥時一刻,李隆基麵帶醉意站起身對眾人說:“諸位繼續,朕有些累,先行一步。”

李亨率眾親王、郡王起身道:“兒臣恭送父皇。”李林甫及三公九卿、六部尚書:“臣等恭送吾皇。”各國使節:“恭送大唐皇帝陛下、恭送天可汗陛下。”口音千差萬別。

皇帝一走,宴會的氣氛更加活躍,眾人紛紛起身離座,有喝得半醉的走到大殿中央,跟著藝人翩翩起舞,更多的則是聚到一起相互敬酒。李俶在朝中沒有熟人,和太子身邊的幾位近臣寒暄了幾句,獨自來到殿外飛樓上,遙望著燈火闌珊的大明宮,心中感慨萬千。沒過多久,李俶聽到身後有人叫自己,回頭一看,正是剛才那位於闐使臣。

於闐使臣拱手道:“臣對郡王的詩十分仰慕,請賜臣一份墨寶,臣帶回國獻給我王。”

李俶知道自己的字寫得不怎麼樣,拿出去會丟了大唐的顏麵。李俶搪塞道:“今日多有不便,改日差人送到貴使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