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節(1 / 2)

1.

在現場陪著隨後趕來的痕跡鑒定組待到了接近中午時分,劉春曉才和梁水生一起又開車回到了安平市公安局。

車剛進入公安局大院,劉春曉便找了個借口下車,然後順著狹窄的通道獨自一人去尋找法醫辦公室。

安平市公安局主樓麵積並不大,一棟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建築,樓高五層,外形四四方方,因為屋頂漏水年久失修的緣故,灰色外牆上總是掛著一塊深色的汙漬。大院裏其餘兩棟副樓一左一右與主樓並排。左麵那個,是食堂,到了飯點便絡繹不絕,而右邊那排灰色平房卻顯得冷清許多,人員進出通道與主樓相連,外麵真正的入口朝向房子背麵,平時幾乎無人問津,因為那個入口隻有運送屍體一個功能。

要想進入法醫辦公室就必須跟著迷宮一般的指示牌從主樓的底層進入,順著長長的走廊到頭,穿過一道綠色的木門,再走上一個小陡坡,最後才來到平房的通道口。終於聞到了那股特殊的消毒水味道,劉春曉不由得長長出了口氣。他隻是開會的時候見過那個老法醫,卻還從來都沒有來過法醫辦公室。

走廊裏安靜極了,盡頭隱約傳來有節奏的滴水聲,劉春曉邊走邊四處張望,左右兩邊經過的幾間辦公室的房門都緊閉著,門上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標誌。這個地方給人一種感覺就好像荒廢了一般。

滴水聲越來越近,劉春曉在最後一間辦公室的門前停下了腳步,他在門上看到了‘解剖室’三個字,這也是這條走廊裏唯一的一塊寫了字的門牌,他不禁咽了下口水,伸手輕輕推了推門。

門應聲而開。這時候,劉春曉才猛地意識到這是一扇沒有鎖的門。

章桐就站在房間中央的解剖台旁忙碌著,警服外套著的依舊是案發現場見過的那一身藍色的無紡布醫療手術服,戴著口罩,頭發被仔細地塞進了配套的無紡布手術帽內,手臂抬得高高的,卻整個人都站在了一隻綠色方凳上。其實這一點也不意外,章桐的身高剛好一米六出頭一點,而要想在一張高大的解剖台旁行動自如的話,她就不得不踩著這張凳子幹活。

見此情景,劉春曉微微一笑,而他推門而入的動靜也驚動了站在章桐身邊,負責記錄和拍照的年輕痕檢工程師江小白。後者剛欲開口提醒埋頭工作的章桐,劉春曉卻微微搖頭,做了個不要出聲的手勢,然後便從門邊的牆上取下了一件手術服穿上,這才緩步上前來到解剖台邊,站著耐心地等待。

他這麼做,說不清是於公還是於私。

這時候,他才有時間去好好打量眼前這間擁擠的法醫解剖室,房間並不大,最多也就十二平方,其中的一小半還要被靠牆的人骨陳列櫃所占據。房間四周的牆上貼滿了白色的瓷磚,除了中間的解剖台外,右手邊靠牆處是一個水泥做的水池,水池邊上整齊地排列著消毒用具。而再過去不到半米的距離,是一扇緊閉著的不鏽鋼門,門的四角包著嚴嚴實實的擋風條,顯然,這扇門後應該是存放屍體的冷庫。

而自己一直聽到的滴答流水聲便來自這個擺滿了消毒用具的水池。

終於,章桐放下了最後一根被熏黑的右脛骨,麵前解剖台上也恢複了一整具骸骨。經過了烈火的灼燒,骨頭的表麵有些發黑,卻依舊完整無缺。

她從凳子上下來,摘下手套丟進腳邊的垃圾桶,這時候才注意到站在解剖台邊上的劉春曉,不禁一愣:“怎麼是你?”

劉春曉伸手指了指解剖台上的骸骨:“這案子歸我。”

章桐這才回過神來,說話的口吻也緩和了許多,她摘下口罩和帽子,語速飛快地說道:“我要去參加案情分析會,現在跟你說了也是浪費時間。”說著,便從一旁的工作台上取下白布,用力抖開,蓋在了解剖台上,然後利索地打開了解剖台下麵的滑輪,把沉重的解剖台用力推進了後麵的冷庫。

劉春曉目睹了整個過程,不禁麵露驚訝,一旁整理好相機的江小白見此情景,以為他有些委屈,走過他身邊的時候,趁章桐沒注意,便小聲耳語了句:“兄弟,別介意,咱章姐就這脾氣,人挺不錯的,習慣了就好。”

“這裏就她一個人工作嗎?”兩人一起朝外邊走邊聊。

江小白聳了聳肩:“這部門風水不好,留不住人,經常就是光杆司令一個人撐。”

“那她,不是太辛苦了?”劉春曉忍不住脫口而出,“剛才那台子,雖然裝了滑輪,但也是那麼重……”

江小白認真地看了他一眼,頓了頓,似乎明白了什麼,臉上露出了無聲的笑意。

2.

回刑警隊辦公室沒多久,劉春曉便接到了通知開會的電話,他和梁水生一起上了五樓。這是一間並不大的會議室,粗看上去甚至還有些寒酸,桌上的油漆已經顯得斑駁不堪,而地板上的紅色塑料地毯也早就已經被磨平了。隻有桌上的幾個易拉罐做成的煙灰缸卻是嶄新的,顯然,它的替換成本要相對少了許多。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劉春曉便刻意坐在靠門邊的位置。很快,房間裏便擠滿了人。負責刑偵工作的副局長王海是劉春曉認識的,自己的探長麵試也是他把的關,而政委沒說過話,就略略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