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乘火車在俄羅斯旅行的方向和時間順序,與俄羅斯領土擴展的方向和時間順序恰好相反,出了蒙古就繞貝加爾湖西行,這個美麗的湖泊已在一個中國人看世界(第一集)第23章《從遠東到莫斯科》中記述了。過了貝加爾湖就到了伊爾庫茨克,這是在1651年建的軍事要塞,也就是說,在1644年清王朝建立7年之後,俄羅斯人才到達這裏,由此以東廣闊的遠東土地都是俄國在鴉片戰爭清朝徹底衰敗以後才開拓的。伊爾庫茨克位於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亞森林的交界處,給人以出了茫茫大草原,立刻鑽入濃密山林的感覺。出了大草原水多了起來。密密叢叢的白樺林中有不少潺潺小河流過,伊爾庫茨克卻和我臆想中的大不相同。既不是當年巨石壘成的高聳要塞,也不是那流放囚犯的荒涼草房,而是濃煙滾滾的工業區,鐵路兩旁都是高大的廠房,然而這些蘇聯人民節衣縮食建立起來的重工業基地,即便是在1983年看,也已落後於時代了。
駛過伊爾庫茨克就開向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大約在西伯利亞的中心。在寬大而雜亂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火車站的寒風中,我在現代的蘇聯遇到了一件可能在300年前發生過的類似的事情,盡管那時沒有火車,也沒有火車站。我從小學起就熟知,蘇聯機器隆隆、馬達轟鳴的建設社會主義熱氣騰騰的景象。這次來到了蘇聯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盡管寒風中的濃煙顯得淒涼。高大的廠房被熏得烏黑,來往的工人穿著破舊的緊身紮線棉衣顯得生氣不足,整個車站讓人感覺死氣沉沉;但是,兒時的遐想一時也難以消失,再加上這是個今生恐怕難以再來的地方,無論如何也得照上一張相。當我舉起相機困難地搜尋可以上鏡的畫麵的時候,突然有人狂喊幹什麼?很奇怪,我反應出了這句20年來聽的俄文,但相機幾乎跌落地上,睜眼一看兩個穿著藍呢大衣的警察,神氣活現地站在我麵前,他們要沒收相機。我的俄文已很難開口。情急之中自己也不知說了什麼,是俄文?還是英文?解釋這裏並沒有禁止照相的標誌,警察大體懂我的意思,軟了下來,但凶相不減.又比劃著要我卸下膠卷沒收,我依然用可能自己也不懂的語言抗議:火車站有什麼可保密的?如果保密,為什麼讓國際列車停靠。兩個警察與我僵持了幾分鍾,沒有人敢來匿觀,大概看我十分堅定強硬,最後隻得作罷,才使我留下了這張寶貴的照片,也留下了這段不愉快的記憶。
火車呼嘯著繼續西進,過了蘇聯建國後才發展起來的新西伯利亞和曆史古城葉卡捷琳堡。十月革命後於1918年把囚禁在這裏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全家處死。過了烏拉爾就進入歐洲,以後火車速度加快。很快就到了莫斯科郊區。
莫斯科在蘇聯歐洲部分的中心,在俄羅斯的母親河——伏爾加河以西,莫斯科河自西向東流經莫斯科,很像巴黎的地形,莫斯科就建在莫斯科河兩岸的7個小山丘之上。莫斯科可說是曆盡滄桑,飽經磨難,公元9世紀還是個小村莊,自1147年建城後就曆經蒙古、波蘭、立陶宛和法國拿破侖的入侵和蹂躪,二次大戰中又成為歐洲大陸僅有的屹立於希特勒鐵蹄之下的英雄城市,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在迷人的莫斯科河畔回憶起給人以啟迪的曆史,莫斯科河靜靜地流淌,仿佛在述說往事,10月的秋風雖然已帶寒意,卻在寒風中讓人清醒。莫斯科河是曆史的見證,早在1147年蘇茲達裏大公多爾哥魯基就來到這片水清草美,林木茂盛的土地上駐紮下來,1156年用巨木壘成城堡。這就是原始的克裏姆林宮。當這裏還是一片荒野的時候,北京已成為金朝的國都,開始在北海挖塘蓄水,積土建島(1179年)。後來莫斯科圍繞克裏姆林宮發展,手工業商業會聚,成為了一座生機勃勃的市鎮。13世紀初成為莫斯科公國都城,15世紀下半葉伊凡四世統一俄羅斯,莫斯科成為俄國的首都。莫斯科至今鬱鬱蔥蔥,頗具田園風光,879平方公裏的莫斯科,綠地達340平方公裏。近40%,有11個自然林區,26個市級公園。街心花園達800多個。850萬莫斯科居民人均綠地40平方米,居世界前茅。,對於美麗的莫斯科,我在一個中國人看世界第一集第23章《從遠東到莫斯科》中已有記述,這裏補充的又是一個值得回憶的小故事。我在到過的國家裏都要至少做一次長跑。一是不中斷長跑鍛煉,二是用自己的腳跑跑這個國家,更何況此前我已經坐了5天火車,可以一吐車廂裏的悶氣。到達以後,使館的朋友就告訴我:你在紐約、東京和巴黎可以跑,但是在莫斯科跑不大方便,要跑可以在使館裏跑。駐莫斯科使館可能是中國在世界上最大的使館,不但有小樹林,竟然還有小小的人工湖可以蕩船,要說跑步是夠大了。我聽從了忠告,當天沒跑。但第二天實在忍不住自己跑跑莫斯科的強烈願望,在使館裏跑是在院子裏跑,街都不上怎麼能算跑過莫斯科呢?於是我換上運動裝,穿好運動鞋跑出了使館大門。使館前就有片開闊地,中間有個小樹林,我想既然不讓招搖過市,就在樹林裏跑吧!沒想到隻跑了幾分鍾,居然又有一個藍衣紅林的警察向我走來,詫異地盯著我,看我跑。我想看就看吧!我照跑不誤。又過了幾分鍾,我在秋意濃重的莫斯科汗流浹背,那位警察先生才悻悻離去。這種情況是我在世界上幾十個國家上百個城市中第一次遇到,可能也開了中國遊客在莫斯科長跑的先例。這是一件小事,但是從這個小事中看見了那個時代,感到了強大無比的蘇聯解體前的一絲微風。今天俄羅斯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在我寫作這一章的時候,看到了報紙報道,在我於莫斯科跑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