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表獨孤嫣,乃東海桃花島島主獨孤芳簫膝下獨女,母親早亡,自小與父相依為命。然其父閑雲野鶴、整日或遊於竹林,或棲身墓室,雖說慈愛不加約束,卻甚少與其交心。
島中有一老媽子,與父親年歲相當,對這獨孤嫣甚是慈愛,嫣女稱其為養娘。
養娘母家姓陸,一生未嫁,有一舍侄,是為陸喬。
那陸喬較獨孤嫣年長一歲,嫣女雖為島中少主,卻自小被陸喬欺淩,偏她又心高氣傲,倚仗父親威嚴,整日與陸喬吵罵不休,以致島上府中,每每被這二人吵的十清九濁,不得安寧。
那日,二人又因一些小事吵鬧,陸喬不敵獨孤嫣,落了下風,心下不服,趁獨孤嫣去撿拾貝礫,偷入後園,將獨孤嫣捉來的珍珠母蚌,扔了個饕淨。
獨孤嫣得知,大鬧不止,跑到養娘身前訴哭,養娘怒生,欲責罵侄兒,陸喬自覺姑母偏心錯愛,心下不美,哭訴命苦,父母早亡,孑然一身,無人憐愛。
獨孤嫣眼見養娘心下似有難言之痛,有心縱他,當下倒地嚎哭,也道:“母親早亡,父親不愛,甚為苦命,不如死休!”
巧被父親聽去,當下失心病發,哀嚎不止。幸得五師哥洛禮救治,似有覺醒。眼見恩師心結難開,欲勸說一二,無從下口。
獨孤嫣心疼父親,耐不得性,深詢母親死因,父親打熬不過,先是悲哭,後加痛罵,獨孤嫣叫起撞天屈來,回房大哭不止。
洛禮前去規勸,獨孤嫣這才得知,母親生與京城大戶,外祖父曾任京師步統兵千總,富貴一時,母親與父結締,生下女兒,京中擺宴,席宴之間,院中突遭強人圍困,父親拚盡全力,欲救母親出圍,卻不知遭何人暗算,母親斃於掌下,父親痛哉,九死一生,懷裹女兒,遁出京師。
自此,每每失心病發,痛不欲生。徒眾不忍,欲出島尋仇,卻被父親阻攔,自道是仇家武功蓋世,世無人敵,枉費周章耳。
徒眾多道,恩師年約十七便名滿天下,江湖上早無敵手,且恩師心高氣傲,目無餘子,莫說江湖流寇,就是皇宮內院,取帝首級,也易如反掌,不再話下,何人令師如此驚懼?
獨孤嫣如父親徒眾一般,欲解迷章,自那日之後,自使舟船,出島尋仇,複又聞聽母親祖籍京師,一路湖山佳勝,走走停停,如此月餘,方進得京。
那日溪邊偶遇花傾落,癡纏不休,信口撚來,隻道是高門貴戶,料那花傾落難以尋根,不想竟一語中的,插翅難飛,此是後話,且按不提。
獨孤嫣初到京師,甚是貪鮮,早把入京之由,拋到爪哇國了。
複見前方人頭攢動,一時興起,且不管他男男女女,挨挨擦擦的不成體麵,隻將身子盡力挨出,直擠的骨軟筋麻,方到稀鬆之處。
見那牆上的尋親招子,所述相貌與已一般無二,心道:“天下人相貌千支萬派,竟有與我相像之人?可是鮮奇,且去耍耍。”
一路打問,行至王府豪宅後院,牆缺處,喜不甚高,正要由此而入,複見兩個漢子,行止甚是古怪,皆虎狼之貌,一個短了半隻耳,一個缺了半雙眼,正是嶺峽山莊的惡仆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