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甘蔗刀 第一章(2 / 3)

“星野瑾?”夏啟生說出了這個受地球每個人自發尊敬且人氣極高的名字。“我沒想到竇叔叔竟然是‘世界之母’的後人!這麼說您的曾祖父就是後來第一任新聯合國的秘書長竇衍陽了?”

夏啟生對星野瑾和竇衍陽的尊敬讓竇君健十分滿意,他微笑著點了點頭,繼續翻開下一頁做介紹:“新聯合國規定了地球的發展路線,有兩點要地球人永遠嚴格遵守:第一,地球人永遠不得利用再生技術進行永生實驗;第二,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地球人的統治。”

“這就是再生族人出現的基礎,對嗎?”夏啟生說。

“沒錯,這兩點規定限製了超級計算機的發展。但‘宓妃’沒有退縮,她通過DNA與RNA的生物芯片技術將超級計算機縮小到原有體積的百分之一,並成功地移植到了人體的大腦當中,與人腦結合後的再生人就是再生族人,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再生人的記憶、運算和智商,使之成為超越自然族人的統治階層。”

說到這裏竇君健輕輕地合上了手中的《再生族歸化手冊》,用充滿期望的目光盯著夏啟生。“孩子,你選擇和竇彤在一起是十分正確的,這會使你和你的後代少奮鬥幾代人的時間。你知不知道通過婚姻歸化的比例是多少?去年這個數字是0.02%。也就是說全球婚姻歸化的再生人隻有不到七萬!”

夏啟生沒有回答竇君健,事實上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說。本質上說,他不喜歡再生族人,更不願通過這種手段來淩駕於普通的大眾之上。可隻有再生族人身份才能成為正式研究生畢業,隻有再生族人才有資格競選區、市乃至省和國家議會的議員從政,隻有再生族人才能打破“自然人天花板”成為商業高管,隻有再生族人從軍才能得到提升……每當想到這些夏啟生的心都在顫抖,他覺得父親夏永瀚就是個典型的悲劇。他天資聰穎,本來有機會被保送至天才學校讀書的。在東亞,隻有極少數最聰明的學生才能進入天才學校,天才學校會給予每個畢業生再生族的身份,是自然人唯一可以不通過歸化而成為再生族的合法途徑。可偏偏那時候夏永瀚得了肺炎,使學校的老師認為他身體不能成為合格的再生人而失去了機會。

後來夏永瀚進入了計算機中心,成為生物芯片研發小組的一個負責人。在這個工作上,他為成千上萬的再生人研製用以進化的生物芯片,使之無論在體力還是腦力上與自然人越來越遠。

“既然你沒意見,我會向地方社會管理局提出你的歸化申請,到時候如果獲得批準的話你隻要報一個新名字和指紋、聲紋的補錄就行了。”竇君健說著從局裏拿出一張寫滿人名的紙遞給夏啟生,“這上麵有十幾個名字,都是我當年給竇彤和竇斌起名字時剩下的,你可以選擇一個歸化以後用。你知道你的夏姓不能再用了,所以你隻能姓竇。”

夏啟生的心又被挑撥了一下,他把頭放得更低了,最終在紙麵右手的單區字選了個“思”字。竇君健隨手在空中拉出一個全息窗口,將竇思這個名字在上麵寫了下來:“請存儲到我的個人雲端。”他對著窗口說著站起身,看了看麵前的夏啟生和竇彤。“我中午還有個宴會,讓你媽媽陪你們吃飯吧。”

“竇思的第一次歸化宴你怎麼能不參加?”竇彤不滿意地噘起了嘴。竇君健笑著拍了拍她的腦袋:“以後的日子多得是,他成了我們家的人,你還怕沒飯吃嗎?歸化宴嘛,也沒那麼重要。”竇君健說著轉身離去,竟沒再看夏啟生一眼。倒是竇媽媽似乎瞧出不妥,忙笑著解釋:“你們爸爸現在是市政議員,又兼任咱們新安區政府商業督察的職位,工作非常忙,你們要理解他。”

“那什麼時候給竇思辦歸化手續?他母親需要一些治病的藥物。”竇彤絲毫沒有理會夏啟生的態度,一口一個竇思顯然已經把他當作歸化後的老公了。竇媽媽聽聞,也拉出了個全息窗口給他們看:“你瞧,我下午提申請,區社會管理局最快也要後天才能安排。”

“不行,你找找人給辦個加急。”

“這樣啊……”竇媽媽猶豫著用指手在全息屏幕上點了幾下,“我今天下午就幫竇思辦理歸化手續。明天早上九點我們去區社會管理局做身份錄入,到時他就正式歸化為再生族人了,你們明天下午就能去藥品管理局給他母親按歸化親屬辦理住院。”

“好吧,那我們就不在家吃飯了。”竇彤一把拉起夏啟生,“你要在家吃飯嗎?”她問道。

“我聽你的。”夏啟生明白竇彤想和自己單獨慶祝,隻好順著她說話。竇彤果然眉開眼笑地和母親打了個哈哈,然後驅起飛行車帶著夏啟生前往市中心的餐廳吃飯。

夏啟生和竇彤在小學時候就認識了。那時候的他們對身份的認識還不如現在這樣清晰,自然也不明白有什麼重要意義。事實上整個東亞的基礎教育都是自然族與再生族混合,並未在全國設立一所獨立學校。這也是政府在反對種族歧視方麵做出的努力,相較之下國外的情況更為嚴重,在有些國家甚至有著非再生族不能參加高考、不能參加軍官聯考的規定!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雖然感情上有所加深,可更多的還是種族認識上的隔閡。竇彤不是那種非常漂亮的女生,但也絕對談不上醜。她身材消瘦高挑,在人群中總能撐起一片淡淡的風景。反而夏啟生則普通得很,既非校棒球隊成員也並非學習出眾,不過是在天文學上的造詣較深而已。天文是夏啟生從小的夢想,也是父親夏永瀚的夢想。

“你如果歸化就能順利從研究室畢業了,到時候還可以考慮讀博,參加一個感興趣的項目。”兩人坐在餐廳點菜的時候,竇彤說道。

“我的導師說有一個前往諾莫星的探索項目,我非常有興趣。如果歸化以後我肯定能加進去。”夏啟生說著見竇彤的目光有些茫然,便解釋道:“天狼星係是距離地球8.7光年的一個星係,目前發現有A、B、C三顆星,其中A是恒星,B是質量非常大的白矮星,而天狼星C星的學名就是諾莫星,他處於A與B的易居帶上,是個充滿了水的行星。”

“上麵有人嗎?”雖然所知不多,但竇彤天生對宇宙感興趣,甚至有大學畢業後前往火星旅遊的計劃。不過據夏啟生所知,她父母一直不太支持她這個想法。雖然如今的火星是與地球聯係最密切,也是唯一一座始終保持友好的外星球,但誰也不能保證到那兒完全不出意外。

“現在我們懷疑毀滅木衛二水猿文明的就是這個有著超級科技的諾莫星人,但沒有證據。所以我們導師就向大學和國家航天局申請了一批資金,希望可以在不遠的未來進行對諾莫星進行探索及訪問。”

“8.7光年啊,怎麼到達那裏?通過冷凍技術嗎?”

“冷凍太空旅行是時間打擊之前的地球技術。自從擁有了投靠地球的木衛二戰艦黑科技,我們不僅了解了像我剛和你說的天狼星係C星的這類知識,還可以讓克隆技術低成本商業化,這也是奠定新型太空旅行的基礎技術。”

“說說看。”

“在太空旅行中,我們計劃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每個太空船中大概有三到四個小組,每組三至五人。這樣在旅行的過程中隻有一組保持清醒就可以了,其他組則處於未出生的狀態。”

“未出生?”竇彤不解地問。

“對,每個成員都通過艦載計算機進行思維複製,然後儲存於太空船的服務器上。而低成本的克隆技術則把每個成員的遺傳基因記錄在案,並通過生命基液將他們的最年輕、最健康的身體克隆體培育起來。當太空船行至終點的時候,太空船清醒的成員就可以讓所有人初始化,將之前備份的思維導入空白大腦就可以了。”

“大概明白了,不過這隻是想法呢?還是已經開始了?”

“已經開始了,也許將來可以讓你的思維備份以普通人的身份加入探險艦隊,他們需要幾個普通的公眾參與這個計劃。”雖然話是這樣說,可夏啟生心裏卻清楚,天狼星探索計劃是他就讀的彙文大學最令人矚目的項目,不僅投入最大,影響力在全球亦是數一數二。如此項目不僅引得一眾再生族的教授趨之若鶩,甚至連各國政要、明星名人都覬覦良久,自然不會有他這種“歸化再生人”的戲。而他之所以在這提及完全是為了照顧竇彤,說出來開心而已。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他不願再提及竇彤的父母以及今天歸化的事情,所以就選了這個話題。

竇彤也算中計,一餐時間再未提及歸化之事。倒是兩人臨別分手之時她突然想到了什麼一樣拽住了夏啟生:“記得明天九點前來我家,我媽帶你去辦歸化手續。另外你家的社會保險證也要帶上,你和你母親要注銷原號碼,發新的社會保險證。”

是啊,夏啟生怎麼突然忘了社會保險這件事。不僅是他自己,連母親的自然人身份消失了。作為歸化人的直係血親,她以後將以歸化人家屬的身份出現。雖然說歸化人是重新站在了更高的起跑線上,可歸化人家屬除了能享受到諸如醫療、養老方麵的一些待遇外就完完全全成了例外,成了自然族和再生族都暗中摒棄的社會棄兒。

與竇彤分別後回家的路上,夏啟生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一種要離開這個熟悉的世界前往另外一個世界的感覺。他想到那個前往天狼C星的探索項目,也許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申請前往也說不準。

母親對她自己可以得到治療的消息反而沒有夏啟生興奮。倒是在歸化這件事上她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興趣,她告訴夏啟生,要想讓自己和後代過上體麵及有尊嚴的生活,除了歸化外別無他途。

夏啟生以沉默應對母親,他想起了父親,他很努力地想象著如果父親還活著他會怎麼辦。不過他始終不能確定父親會不會和母親持一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