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一家製藥公司舉行新實驗室落成典禮。在典禮上,公司研究處處長的六名下屬都發表了演說,介紹了他們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正在進行的一些重要的研究課題———這些研究項目包括抵抗傳染性疾病的新疫苗、對抗過濾性病毒的新抗生素、緩解緊張的新鎮靜劑。他們一般都會先在動物的身上進行試驗,然後才會在人的身上進行試驗,而這些試驗的結果都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參加這次聚會的包括一些商業界的領袖和政府官員,其中的一位官員對研究處的處長說:“你的下屬簡直就是魔術師,他們的工作實在是太神奇了。但是為什麼你不上去作演講呢?”
這位處長黯然神傷地說:“我隻是敢對著我的腳講話,而不敢麵對聽眾講話。”
但是後來,大會主席的一番話讓這位處長吃了一驚,因為主席說:“我們從來沒有聽到過研究處處長講話,我知道他不喜歡太正式的演說,那麼現在就請處長為我們簡單地說幾句話吧。”
處長聽後慢慢地站了起來,很費勁地從嘴裏擠出了幾句話。最後,他為沒有能夠很仔細地解說而向大家道歉,這也就是他在台上所說的全部內容。
雖然在自己的行業中處長算是出類拔萃的人才,但是當他呆呆地站在台上時,他卻與普通人一樣,顯得有些迷茫、笨拙。其實這也沒有什麼難的,他還可以學會即席演講嘛。在我的訓練班中,我還沒有發現哪個學生學不會這一招的。因為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擁有處長所沒有的、堅決而勇敢地戰勝失敗的態度。然後,就需要具備一種毫不動搖的意誌,可以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堅決地講出來。
你大概會說:“如果之前做到充分準備並做好練習,那麼就沒有什麼難的了,但要是在意料之外發表即席講話,那我就真的不知所措了。”
其實,在情況緊急的時候整理思路並發表的講話,要比經過長期準備後發表的演說更加重要。由於現在快節奏的商業需要,以及人們口頭溝通自由隨意性的增加,使這種即席性的發言能力必不可少。我們需要快速地組織自己的思想,並能夠編造出流暢的詞句。就像許多影響著今天工業和政府的決策,都不是一個人擬定的,而都是很多人在會議上當場發言、研究商定的。在會議上每個人都可以發言,但在這樣的場合下,你的言語就必須強勁有力,這樣才能在會議上產生影響。這也正是即席性演講必須要突出以及要發揮效果的原因。
如何進行臨場發揮的演講
凡是能夠控製自己的普通人,都能夠發表讓人容易接受、有時還很精彩的即席性演講。我們有辦法幫助你在突然被人邀請講幾句話的時候,能夠很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發表一場質量較高的演講。方法之一就是采用一些著名演員曾使用過的一種方法。
很多年以前,道格拉斯·費班克在為《美國雜誌》寫的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一種益智類的遊戲。在兩年的時間裏,他幾乎每個晚上都會和查理·卓別林、瑪麗·皮克福玩這種遊戲。其實,它不單單是一個遊戲,裏麵還包括了演講技術中最困難的一個練習內容———站立思考。按照費班克所寫,這個遊戲是這樣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各自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下一個題目,將紙條折好後,都混到一起。當有人抽出題目後,就要馬上站起來,對於這個題目,說上一分鍾。當然同一個題目不要使用兩次以上。有一天晚上,我被要求必須談‘燈罩’。假如你認為這個很容易,那你就不妨試一試。不過,當晚我好歹算是過了關。
但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玩這個遊戲,使我們的思維變得敏捷多了,麵對五花八門的題目,我們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更有用的是,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題目在瞬間就能夠收集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能力,我們也學會了怎樣站著思考。”
我經常讓我訓練班裏的學員站起來即席演講。因為經驗告訴我,這樣的訓練有兩個作用:一是能夠增強學員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站著思考;二是經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他們在作有準備的演講時,更加信心十足。
但是他們也都清楚,哪怕是作有準備的演講,大腦中有時也會突然出現一片空白,但是隻要他們有了即席演講的基礎,就可以重新回到原來的話題上,條理清楚地接著說下去。
所以,我們經常會這樣通知學員:“今晚我們要進行不同題目的演講練習,而具體的演講題目,隻有當你們站起來的時候,才會知道。預祝大家好運!”
對於這種訓練的結果通常是這樣的:會計師得知自己的演講題目是如何做廣告,而廣告推銷員要談論財務款項問題;老師要討論的內容是銀行業務,而銀行家的演講題目卻是學校的教學工作;員工要針對生產問題發表演講,而生產方麵的專家卻要探討運輸的問題。
他們是否會因為感到有些困難而最終放棄呢?答案是:這種情況從來沒有發生過!他們並沒有將自己看作是這方麵的權威,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將題目與他們所熟悉的知識聯係在一起。當他們剛開始嚐試著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也許在表達上講的還不是很好,但是他們有勇氣站起來,並且敢於張開嘴講話。有一些人這樣做的時候會覺得很簡單,相反有一些人就感覺有些困難。不過總的來說大家都把它看成是一種興奮和刺激,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竟然能夠具備並運用這些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