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仙孔睿從屋中取出一部鐵盒,打開後發現裏麵裝著厚厚的一疊稿紙,首頁豁然寫著“寒潭冰局圍棋譜”七字。
孔睿將棋譜整疊遞給火狐,道:“這些墨稿便是我三年來的心血。”
火狐一震,慎重的接過文稿,翻閱數頁,每頁文稿均為一部棋譜,正麵畫著落子順序,背麵小字寫著行棋推演說明。每部棋譜均有命名,首頁棋譜命名為“寒潭局”,次頁為“冰原局”,其後分別是“連理局”、“送客局”、“落雪局”等,合計有三十局。
孔睿道:“賢弟請翻至最後一部的棋譜。”
火狐依言翻閱至最後一頁,並無棋譜,隻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再往前翻數頁,才看到第三十局棋譜,被命名為“血戰局”,火狐約略觀棋路走勢,黑白雙方自落子伊始在棋盤上下兩方各自擴展勢力,行棋至約十餘著,下方的白字首先發難,打入右上方黑棋的勢力範圍,侵消其外勢,緊接著黑白雙方就開始激烈的搏殺,自右上角一直纏鬥至中原地帶,黑白落子寸步不讓,變招疊出,先有黑吃白數子,後有白屠黑小龍,雙方如稍有一步計算失誤隻怕便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滿盤皆輸。火狐看得心驚膽戰,頭冒細汗,棋路至第九十二著,棋局中斷,顯然棋仙尚未完成此局。火狐又翻開棋譜背麵,仍是寫著棋路說明,或許由於此局過於慘烈,變化繁複,以至於後麵幾頁均為行棋的推演解說。
火狐歎道:“孔兄確為曠世奇才,此棋局如最後能收尾完成,可以預計能稱得古往今來天下第一的圍棋名譜,如此環環相扣、著著殺機的精彩博弈真不愧為血戰之局。”
孔睿微有得意之色,說道:“寒潭冰局共有三十局棋譜,前二十九部耗費了我兩年半的時間,但此最後一部棋譜卻花了半年時間尚未完成,其間修改三十餘次,推倒重來六次,如今也才定了這九十二著棋。”
火狐為孔睿的精益求精的態度所感佩,道:“我曾聽聞家師言道畫聖為了百鳥朝鳳圖,連續數年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觀察各類飛禽形態,直至去年畫作完成方才出林。孔棋仙對於道藝苦心孤詣的探尋之心,實不亞於畫聖。”
孔睿微笑道:“我們既為北穀七怪,當然各有怪癖之處,讓兄弟見笑了。”
火狐擺了擺手,端起酒杯,道:“孔兄,為此即將誕生的千古名局之作,我敬你一杯。”
孔睿也端起酒杯,二人一飲而盡。
孔睿接著道:“寒潭冰局一書的三十局棋譜,俱為佳作,但此最後一篇收尾的棋譜,我意欲作為此書的點睛之作,所耗費的心血當然更巨大。但此局命名為血戰,除了與棋譜中的劇烈廝殺相應景之外,卻是另有寓意。”
火狐頗有不解,望著孔睿。
孔睿道:“你可知我們陰陽穀的來曆?”
火狐將寒潭冰局棋譜翻至首頁,首局棋譜命名為“寒潭局”,火狐道:“陰陽穀,地處北地白山,穀中有一神潭,潭水的一半常年結冰,另一半卻為綠水,藍綠相間,似陰陽相對,甚為奧妙。此潭水邊上立一石碑,上書“寒潭”二字,故陰陽穀又名為寒潭穀。戰國時期,鄒仙人創立陰陽學說,以陰陽五行之術推演治國、軍爭、武道、醫學、算術等各項道法,自成一派。到東漢末年,陰陽流派的一些傑出門人為避戰禍,隱居至寒潭穀中,研習五行道法,招收弟子,著書立說。寒潭穀之所以得名為陰陽穀,也是由此而來。”
“不錯。”孔睿接道:“陰陽流自東晉以後,門下傑出弟子湧現,出穀後往往能成為一方的領頭人物,又繼續招收徒弟,故陰陽穀的名聲勢力逐漸擴大,門下弟子慢慢遍布四海。如你我,也均為陰陽流的傳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