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感悟社會(8)(1 / 3)

克羅拉多島更像一個風景秀麗的休閑山莊。島不大,一頭為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另一頭是風景名勝旅遊區。這裏的建築富有特色,清一色的坡頂紅樓,連綿起伏的集群部落,風格各異的陽台窗欄,配上花紅樹綠的景觀,你很可能會以為這裏就是世外桃源。導遊頗為得意地介紹說,這些都是古建築了,其曆史都在百年左右。我不禁啞然失笑,想老美這方麵委實可憐得很,百年左右要在中國,不是彈指一揮間麼?他還拿了雞毛當令箭,自以為了不起。

不過當他帶我參觀克羅拉多酒店時,我卻瞪大了雙眼,不由得肅然起敬。這座酒店建於1888年,至今作為五星級酒店,在美國都屈指可數。但見其規模宏大,綿延數公裏,連排別墅疊嶂相交,盡顯風姿;主樓塔頂金碧輝煌,門戶窗欞古色古香,展露出典型的西班牙格調。更令人驚歎的是,在這座看似普通的酒店裏,曾經留下了舉世矚目的故事。愛迪生就是在這裏點亮了世界第一支電燈泡,他當年寫下的勸世名句,至今刻印在大樓的牆壁上:“請吹滅油燈,點亮電燈吧,電燈決不會對人體有害。”現如今當你坐在電燈下看書寫作,或是使用著帶“電”的生活必需品時,能不會為當年的愛迪生耿介嗎?在這座酒店裏,還曾留下了一個感動世界的風流故事。當年英國王儲愛德華公爵在微服遊玩途中,巧遇年輕貌美的寡婦辛普生夫人,二人一見鍾情,傾心相愛。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公爵毅然放棄了王位的繼承權,與辛普生夫人成婚,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正劇。當年,兩位至誠戀人就是在這個酒店度過了浪漫無比的蜜月。據說至今在酒店的回廊裏,在店外的沙灘上,還不時會出現幾名頗有姿色的女郎,她們正在以“守株待兔”的精神,等待著哪位多情的皇宮貴族的出現,幻想著一夜之間登上皇室眷屬的寶座呢。說不定這幻想還會有個把人能實現,因為來這家酒店下榻的,光美國總統就有10位!也許哪一天真的又有一隻兔子撞上哪棵酥軟的樹幹呢。不過傾倒無數癡男的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真的在這裏拍攝過影片,引為酒店主人的驕傲與自豪。至為可貴的是,所有這一切,他們都是那麼精心嗬護,視為珍寶,代代承傳。酒店雖已年久,但由於維修得當,至今依然不失古典風采,越發顯出獨有韻味,乃至成為一處風景名勝引人參觀。

我從克羅拉多酒店出來,信步踱到海邊,遙望著了無際涯的大洋,聆聽著濤聲的歎息,胸中頓時湧起無限的感慨。美國人把自己短暫的曆史當成榮耀的現象不再使我發笑,我已然笑不出來了。這百年的大建築,隻要有一代接一代人的精心保護和傳承,再過若幹年,不真的就成了幾百年、上千年的悠久曆史了嗎?人類文明的進化,哪一處不是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積攢而成呢?我感歎的還不止於此,我遙望著大洋深處,其實那一邊就是我的家園。我的腦海中又泛起了對那片擁有五千年輝煌曆史的文明古國的思念。曾幾何時,在無數個城市、鄉村,隨著一雙雙大手一揮,便是推土機的轟鳴,便是文物古跡的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什麼呢?是建了又拆、拆了再建的鋼筋、水泥結構。因為貧窮與愚昧,有多少地方在忙著摧毀文明、構建廢品啊!我曾聽我一位好友痛心疾首地訴說過,他的家鄉縣城曾經是個無與倫比的景致。一條小河腰帶似的繞城而過,北麵是有著非常好聽的名字的高山—鳳凰山,山下的小城裏,錯落有致地蓋著四十多座祠堂,三百多口造型各異的水井。祠堂與水井之間,是數百條小巷彎彎曲曲穿行其間。一色的青石板路麵,一色的青磚灰瓦挑簷畫棟,間或有高大的樟樹庇蔭透涼,把民居和小街串連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南方古鎮風貌。然而時至今天,所有這些都蕩然無存了。站在河對麵的山頭望去,那腰帶水圍住的,成了齊刷刷的五六層的格子樓房,不僅談不上風景,就是擠得密不透風的無序結構都叫人頭疼。

朋友扼腕,我亦感慨。在遼闊的祖國土地上,這樣的例子究竟有多少,誰能數得清呢?

這就是不同的發展。一個是致力於保護前人的遺產,積澱著民族的文化;一個是致力於搗毀無價的古跡,堆砌著地方的糟粕。何優何劣,何去何存,是不是也應列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範疇呢?

我凝望著腳下奔湧的潮水,那潮水愈來愈猛,漸呈洶湧之勢,漸現壯觀潮頭,是漲潮時分了。我忽然覺得,這潮水來自太平洋西岸,帶來了彼處的信息,潮起潮落,此消彼長,過不久,一定又會在這裏退潮之時,捎去此處的信息,送給遠方的人們,那時,會有人在那邊感受到嗎?

有潮起必有潮落,有聯想必有進步。這是海洋的囑咐,這是地球的期待。

2007年10月4日夜作於美國波士頓

感歎柏林

—德奧行手記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