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記(1 / 2)

總裁的命運由自己控製

要不要當總裁?決定權在自己手中。不必因為大家的期許與鼓勵,便非當不可。不能夠由於一時激動,為了爭一口氣,硬要當總裁。不需要一時遇不著好的總裁,就決定要自己當。尤其不能聽了一句“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片麵道理,便盲目地順應潮流,當上了總裁。這時候才發覺上當,已經騎虎難下,很難挽回了。

希望成為什麼樣的總裁,同樣由自己決定。要甘要苦?先甘後苦、先苦後甘?悉聽尊便。

社會上那麼多總裁,可以當做自己的借鑒。有些人賺大錢,卻隻能在牢獄中度餘生。就算真的“在獄中過帝王生活”,劃得來嗎?有些人財祿豐厚,卻被不肖子孫弄得身敗名裂,大半生辛勞所得,付諸流水。有些人名利雙收,卻不知道所為何來?過著富有卻茫然的日子。

有些人虛有其名,凡是真正認識他的,無不搖頭歎息。身受其害的,更足咬牙切齒。

有些人患大頭病,一次競選,搞得企業幾乎破產。有些人好大喜功,盲目擴大的結果,虧損累累。

沒有哪一位總裁,存心整垮自己。他隻是不明白自己的實力和處境,才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總裁的命運,正是自己的一連串抉擇。幾次決策錯誤,便是運氣欠佳。連續幾次正確決策,就表示運氣很好。

但是,總裁的命運,有一個不變的大前提,那就是:順天應人,替天行道。

天道是“天,人、地三才”當中的常理,總裁扮演“天”的角色,以大公無私的心情,來因應未來的變化。天道尚“無”,所以總裁必須懂得“無為”的道理,來達成“無不為”的理想。

現代中國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重“有”不重“無”。其實“無為”並不是“不動”,也不是西方所說的“自然主義”。總裁崇尚“虛靜不爭”,最好依照種花人“不禁其性、不塞其源”的道理,使下屬自由自在、自動自發,大家都獲得正常的發展。

總裁要能“舍”才能“得”

順天應人,最要緊的是分清楚: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惟有“舍”棄不應該做的,才能夠“得”到應該做的良好效果。

總裁不應該獨斷獨行,不可以事必躬親,不能夠縱容親信,不應該鼓勵對立,不可以迫害功臣,也不能夠冤枉好人,而這些,偏偏是若幹總裁,有意無意常犯的錯誤。

身為總裁,應該不多講大家便能體會,不多做大家便能努力,不多管大家便能自動,不授權大家便能盡責,不緊張大家便能快速,不發威大家便能警惕。而事實上,若幹總裁就是缺少這些能耐,反過來責怪大家,不能夠如總裁的意。

總裁最困難的,在“知人善任”。知人不能善任,等於不知。知人之先,又必須知己,所以總裁具有自知之明,才能夠知人善任。

遇到任何事情,總裁第一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做”?卻應該是“讓什麼人去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