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7章 朱緬領班葉家軍(1 / 2)

前番鄲王爺趙煥去天雄軍的時候,小葉學士央他派人,請了和尚、道士,做了道場,將初荷棺槨起出燒化。所得骨殖裝入淨瓶,一直帶在身邊。趁著這次回家,葉祖珪將她作為自己如夫人,藏入葉家祖墳,也算讓她認祖歸宗,入土為安。這一切,都是葉祖珪的四叔,幫他操辦。七妹、幼萍,至此才確信初荷已經不在人世。

那支一文錢的笛子,葉祖珪叫人用上好和田美玉,上了幾道玉箍,防止它幹裂。今番取出,吹奏了一曲《鳳求凰》,一曲《蝶戀花》,將那七妹、幼萍,惹成一對淚人。小葉自己在墳前,絮絮叨叨,呆了整個後晌。直到四叔差人來請了幾次,才忍住不舍,一步三回頭的離去。

第二日,葉祖珪前去拜訪四叔葉憧榕。葉憧榕年紀比老尚書葉祖洽要小不少,心寬體胖,一說話笑眯眯的,活像一尊彌勒佛,鄉黨多稱呼他“葉老肥”。葉老肥雖然自幼不喜詩書,卻是頭腦精明,生財有道。葉家一貫自詡“耕讀傳家”,實際上做官和經商,才是他們發達顯貴的要緊法門。

葉幫辦遇上葉老肥,寒暄了幾句,馬上進入正題。葉祖珪道:“四叔,小侄這次來,要跟四叔討要一樣東西。”

“怎麼,你這個如今大宋朝的頭號金主,手頭還缺錢不成?”葉老肥笑著說。

“錢是不當緊,”葉祖珪道,“這次倒賣兩浙路的逆產,小小賺了一點。京城裏的大佬要求捐私義錢入股的書信,小侄這裏已經積壓了一箱子。捏個雞(閩南罵人的土話),小侄當初腆著臉上門,求爺爺,告奶奶,一個個也沒捐多少。現在看著別人分紅眼熱的不行,削尖了腦袋往這裏鑽。”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無可厚非。”葉老肥道。

“關鍵是,小侄這邊可以使喚的人手太少。”葉祖珪斜靠在藤椅上,很不雅觀的將兩隻腳丫子架上茶幾,“老是依靠江南供奉局的舊人,以後難免受製於人。家裏有沒有心思伶俐的後生,要可靠的,我想帶走他一、二十個,各方麵幫我張羅著。先說好了,有誌科考的,小侄可是不要,免得耽誤了人家前程。”

葉老肥一拍大腿說:“什麼前程?能夠跟著你往金行裏去混,就是最大的前程。別說一、二十,就是三、四十也有。遠的不說,我那個兒子,你堂兄葉祖壽,嫌棄跟著我倒騰蘆柑屈才,來錢慢,整天嚷嚷著要到京城去投奔你。這回可好,你趁早把他也帶走吧。”

葉老肥隨即放出風去,果不其然,老葉家本家的後生,擠破了葉祖珪的門檻,都願意跟著傳說中的葉侍郎,出去闖天下。葉祖珪擇優錄取,選了三十六個。留下兩個幹淨漂亮的小後生身邊聽用,其餘的,一股腦叫堂兄葉祖壽領著,去杭州著魏晨安排,先行跟著朱緬見見世麵。這個葉祖壽不愧是葉老肥一手調教出來的行家,說起生意經頭頭是道。葉祖珪一貫喜歡做甩手掌櫃,吃苦受累的事情才懶得去做。今番得了這個幫手,心裏對今後的“錢程”更加信心十足。

但是,還有一個回避不了的難題,等待著小葉學士。葉祖珪辭別眾人,從家裏出來,直奔崇安去拜望老世叔劉韐。劉韐可是沒有那麼好糊弄,稱得上眼裏不揉沙子。因為小葉學士在兩浙路,與童貫為虎作倀的事情,將這個世侄臭罵了一頓,好懸沒用拐杖,在小葉腦門上敲出包來。

“老叔,”葉祖珪等劉韐罵的差不多了,才開口說,“你估摸著,現今我們集合所有的正義之士,上書扳倒蔡京、童貫,能有幾分勝算?”

劉韐聽了這話傻眼了,思忖了半晌才說:“一份也無。就連名滿天下的大儒賢臣李綱,也被他們排擠到瀘州去了,其他人更是無能為力。”

葉祖珪掐著唇邊剛剛冒出頭的短須說:“老叔以為沒有人扳得到蔡京這些人了?”

劉韐道:“難道你還有什麼奇謀不成?”

葉祖珪“嘿嘿”笑道:“愚侄自忖,還夠不上這個斤兩。但是有人可以。”

劉韐問:“誰?”

葉祖珪答:“就是當今的太子。”

劉韐奇道:“世人皆以為太後若崩,東宮之位必然不保。如今鄲王趙煥風頭如此之勁,聽說還跟你小子相交莫逆,你如何還能寄希望於太子?”

葉祖珪道:“著啊。世人皆以為東宮勢必失位,故此蔡京、童貫等惡人,遲早必然原形畢露,忤逆太子,太子必然深恨之。鄲王鋒芒畢露,未必有人君之象。太子看似木訥,實則頗通隱忍之道。自古隱忍多勝於張揚。老叔不會不知。故此,太子並非全然沒有機會。即便鄲王爺如願以償,小侄深知此人,心高氣盛。強主不喜權臣,從來如此,趙煥勢必容不下童貫等人。所以,以小侄看來,蔡太師他們機關算盡,卻是早晚抗不過天命。一旦天命有變,他們就是麵對的一副死局。所謂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到時候我們再因勢利導,方可成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