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富人,先擁有富人的思維
“要致富,先修路”是被人們熟知的一句關於經濟發展的俗語。
如果你問一個猶太人如何致富,他會直接告訴你,必須要先有富人的智慧。說白了,就是腦袋決定你的口袋,你隻有擁有了富人的思想和智慧,才能進入富人的行列。
布達裏斯是一個涉世不深的猶太窮小子,和眾多猶太人一樣,他一直有一個致富的夢想。可是,他沒有資金,沒有其他更好的機會,所以他必須為自己開辟另一條途徑。
布達裏斯來到了一個富翁的家裏,對富翁說:“先生,我願意在您家裏給您工作3年,這3年時間裏,我不會要一分錢工資,您隻要讓我吃飽飯,有地方住就可以了。”
這對富翁來說,可是穩賺不賠的好事兒,於是他爽快地答應了布達裏斯。
3年後,布達裏斯離開了這位富翁。
10年後,那位富翁在一次酒會上遇到了當年為自己免費打工的布達裏斯,他已經今非昔比了,可那位富翁卻顯得有些寒酸。見到布達裏斯如此大的變化,富翁不禁好奇,當初他走的時候,自己隻是給了他一小筆錢,但是那點錢僅夠維持幾個月的簡單生活罷了,要拿它做發財致富的本錢,根本就不可能。終於,有一天,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拜訪了這個富裕起來的猶太人布達裏斯,請求他告訴自己發財的秘訣。
布達裏斯聽說了他的來意後,笑著說:“先生,我的秘訣可是不能隨便講的。”
“那您有什麼條件嗎?我現在雖然大不如前,但是要拿點錢出來,還是可以的。”
“我並不需要你的錢。”
“那你需要什麼?”
“我曾經在你那工作過3年,從你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為了表示對你的感激,你隻要為我免費工作3個月,我就把發財的秘訣告訴你。”
“那好吧!”
3個月後,他又找到了布達裏斯:“先生,你可以告訴我怎麼才能賺錢了吧!”
布達裏斯笑著說:“我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
布達裏斯看著那位當年的富翁很是疑惑,於是點撥道:“實際上,我的賺錢秘訣很簡單,隻不過是學習富翁的思維方法罷了,當然,我還需要將這種思維變成我的習慣。我讓你在我這兒工作3個月,就是讓你看看我是如何做的。否則,即使你有萬貫家產,也有陷入貧困的一天。”
當年的那位富翁聽完,不由得感歎一聲:“原來如此啊!”接著,這位曾經的富翁深深地反省了自己:成為百萬富翁後,他的思維就變得保守起來,認為自己就是一個非常有錢的人了。可是社會在不斷地進步,你不進步的話,就要被淘汰。以前或許由於競爭不激烈,人們很容易在成功之後享受安逸,而忘記自己也可能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布達裏斯認識到了發財得先從頭腦開始,而事實也證明他的成功以及當年那位富翁的落魄,都是和思維有關的。
猶太人正是靠著這樣的智慧,不斷地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機遇,抓住別人沒有抓住的機會,讓自己賺到一筆又一筆錢財的。
相反,很多人因為思維受到局限,一直和致富無緣。下麵這個例子或許就能說明這一點。
一位記者跑到貧困山區,看到一個男孩在山坡上放羊,便過去問他:“你為什麼要放羊啊?”
“攢錢娶媳婦。”男孩回答。
“娶媳婦做啥呀?”
“生娃。”男孩又答。
“生娃幹什麼呢?”
“放羊!”
看完這個故事,可能很多人會一笑了之,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娃可憐。當然,從人生態度方麵來講,這個娃倒算是豁達。可是,如果這種思維用在發家致富上,則實不可取。因為他如果不能改變對錢的認識,那麼他就永遠走不出窮人的循環圈。
捫心自問,你一定不想像這個放羊娃一樣過著清貧的日子一直到老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就學一學猶太人的思維模式,從“頭腦”做起,讓自己的思維比別人更敏捷,更“富人化”。這樣,你才能不斷地突破自己,成就自己。
貪婪隻會讓財富遠離
在生活中,是什麼讓你的心裏整日被憂鬱、煩惱、焦躁、痛苦等情緒占據?
其實,造成這些惡劣情緒的,往往隻有兩個字:貪欲。貪欲不僅會為我們帶來許多痛苦和失望,而且它們本身帶有極大的危險性。
也許你會說,猶太人賺錢永遠沒有夠,難道他們沒有貪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