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楊鳳君才注意到,店裏進進出出的全是胖人。原來這是一家專賣胖人衣服的店。一連幾天的觀察,楊鳳君發現小店不僅來的都是熟客,還有從北京專程來買服裝的胖顧客。她一下嗅到了商機。
19歲,花掉父母15萬元家底
“街上賣的都是少女裝,加肥加大的真沒有,第一次看到。這是個獨行,沒有太多的,這個城市隻有一家的,都會吸引我,我覺得能賺錢。”楊鳳君尋思道。
回到家楊鳳君果斷地決定做這個獨行生意。背著父母,她取出15萬元錢,說自己出去玩玩。
1997年4月15日這一天,村民們都替楊家著急,可老兩口犯起了嘀咕卻被蒙在鼓裏。原來,楊家19歲的女兒大包小包地在倒騰胖子穿的衣服。
後來,女孩的母親動了個心眼,請來鄰居幫忙看看標簽上的價格。這一看不要緊,母親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每件衣服都得200元左右。當女兒說出這些衣服價值15萬時,經曆了半輩子的母親近乎絕望。
“我幹了一輩子了,這點錢真不容易,真是一分一分攢的,一毛一毛地攢的。賣不了怎麼辦啊?哪個能賺那麼些錢呢?”平時穿一套衣服都不超過50元錢的母親,實在控製不住,當著鄰居的麵就哭了。
前仨月沒“開張”
然而接下來的創業故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對於楊鳳君買回的胖子衣服,50多歲的村民表示樣式看不上。看著耗費15萬元“巨款”買來的胖子衣服,楊鳳君的母親也不抱希望,以為十幾萬元就這樣扔了。
楊鳳君最早在北京大興開的胖人服裝店,前三個月一件衣服也沒賣出去。一向堅強的她這次真的哭了。她決定去廊坊找那家胖人服裝店老板取取經。其實那家店的老板當年就已經注意到她了,事隔半年楊鳳君再次光顧,說自己也開了個店。這下老板可就留了個心眼。
“你在哪開的店呢?”店老板第一句話就問。
“在大興。”楊鳳君想她在大興,店老板在廊坊也沒有什麼競爭。
放下了戒心的老板給楊鳳君講,胖人很難找到她的店,“因為胖人自卑而很少去逛商場”。取經之後,楊鳳君回到大興馬上做了一萬張名片,名片下麵用特別大的字打上胸圍3尺2到4尺半,腰圍2尺6到3尺6。
結果楊鳳君欣喜地發現,每當把名片送到胖人手裏時,她們都是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放進包裏,這是與接到其他宣傳單完全不同的態度,讓楊鳳君一下來了信心,她仿佛看到了更廣闊的胖體女裝市場。1998年5月,楊鳳君的店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顧客排隊試衣服。
讓胖人衣服時尚起來
1999年市場上還沒有專門的胖體服裝,所有的服裝都是楊鳳君從全國各地的市場淘來的,可這並不能滿足顧客越來越高的要求。
同時,楊鳳君在經營過程中發現,胖人不但要穿,更要穿得漂亮。“把市場定位在時尚胖體女裝上,”楊鳳君毅然決定。
發展方向現在明確了,但是貨源問題隨之而來,因為大碼的衣服就夠難買的了,更何況是時尚亮麗的胖體女裝。
2003年楊鳳君通過廣告找到了一家北京服裝加工廠的老板馬衛斌,並達成了合作。楊鳳君給胖人衣服加入時尚元素的願望成為現實,也填補了市場上時尚胖體女裝的空白。現在楊鳳君已經組建了一個專門經營胖人服裝的公司,她的200家胖人服裝專賣店遍布全國各地,固定資產已高達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