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小本創業成功典範(3)(3 / 3)

在“1元店”商品質量受到質疑的背景下,修慶生薄利多銷的“2元店”很受歡迎。第一家店開了僅一個月,就開始有人來找他洽談加盟合作。修慶生覺得尚未站穩腳跟,就一概予以婉拒。在2003年“非典”過後,“2元店”全麵打開市場,兩個月後,第二家直營店開業。隨後的2005年,修慶生的連鎖店開到7家,並開始進入山東其他城市。由於他先期積累了很好的擇址經驗和經營理念,每一個連鎖的“2元店”人氣都很旺。在人口相對稀少的東營,修慶生的西城百貨分店年終盤點時,年純利竟達十幾萬元。

薄利多銷

“一般一上午能有十多個電話打來要合作。”幾乎每家連鎖店的經營狀況都有不俗表現,單店日營業額大多維持在兩三千元。其中,長清大學城分店剛開業時,一天營業額達到7000多元,而濟鋼分店開業日營業額甚至過了萬元大關。

“我的‘2元店’之所以能穩定獲利,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供貨渠道,直接從廠家進貨,省去了中間環節。”在修慶生看來,對很多商家來說,比拚的不是誰的銷售利潤高,而是誰進貨的價格低,“利潤是買進來的,不是賣上去的”。

他舉例說,由於他已和很多廠家形成穩定合作,並且進貨量巨大,廠家給其他經銷商1.8元的貨,我們1.6元就可以拿下來。這個時候,個體超市零售價是3元,而我們的價格仍保持為2元,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品牌升級

現在,修慶生的“2元店”在山東有150多家連鎖店,僅濟南市就有20多家。

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一些企業也開始模仿“2元店模式”,修慶生決定必須對事業進行升級和提升。於是,他把分店交給其他負責人打理,自己隻經營西市場和東門的兩個批發店。更多的時間,他用來琢磨市場優勢如何保持。為此,他不僅豐富了小商品品種,還加以科學細分。根據消費群體的不同,他把小商品分學生用品和百姓生活用品,在為連鎖客戶供貨時,做到更有針對性。

“‘修記2元超市’現在已經注冊了網絡域名,開通了企業網站,並專門聘請企業設計了店麵標誌。”修慶生說,“2元超市”正在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修慶生說,下一步他將向全國發展,而且“2元超市”將以電子商務的方式向全國推廣。為此,他已經開始在義烏、廣州這兩個小商品生產集散地籌建采購中心,以方便日後向各地配貨。

投資發“野”財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確實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先富裕起來的人們,當然不能再像過去窮的時候一樣生活,從生活方式到吃喝口味,都起了變化。現在富人們住要講情調,衣要講檔次,行要講排場,吃喝則要講綠色。不管你對其中的一些人、一些事看得慣看不慣,做商人的,首先要考慮的不是你自己喜歡不喜歡,而是從這些變化中,能不能找到賺錢機會?能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從“野”字入手,依靠一個“野”字,做好“野”文章,是一個好辦法,趙榮輝、張秀、隋誌江們的實踐,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野”文章也不是那麼好做的,不是什麼人想做就能做的,做“野”文章,發“野”財,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不能違反國家政策,觸犯法律。很多野生動物、植物都屬於國家保護性資源,不能侵犯,更不能傷害。這是一條紅線,不能逾越。逾越了,不但發不了財,恐怕還得去坐大牢,這一點要切記。

第二,對野生資源應該進行保護性利用,不可涸澤而漁。張秀在移植野花的時候就非常注意這一點,一個地方如果有三株金達萊,他頂多隻會移植其中的一株,剩下另外的兩株,目的一是保護生態,避免大規模的移植破壞一個區域的生態環境,二是防備移植後的野花將來品種退化,要留下可更新的資源,這是比較長遠的想法,也是比較有眼光的做法,這就叫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