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小本創業成功典範(1)(3 / 3)

2000年8月,郭俊峰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業:租了一間15平米的空房子,成立了捷通商行。說是經理,卻依舊沒日沒夜地和業務員一起睡地板,跑業務,敲門推銷。多年後,當郭俊峰再次想起那段日子時,都會覺得它就像一個巨大有力的旋渦,令他激情澎湃。

2002年9月,郭俊峰花了1000萬元以10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對河南漢白明月酒業有限公司的收購,進而對產品包裝、營銷、廣告、市場等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整。三個月後,郭俊峰又和石家莊知名連鎖企業辣婆婆水煮魚合作,在鄭州開了一家辣婆婆水煮魚分店。這一係列實業的良好運營,使得他的公司迅速成為當地擁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

洗碗工竟然洗成百萬富翁

從一名幼師失業,到為謀生成為洗碗工,從負債20萬起步到奮鬥出百萬資產,她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開始一步步奔赴“一場成功的盛宴”。

失掉幼師“飯碗”,幹起洗碗工

孫秋蘋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和那個時期的大多數人一樣,她平凡而又普通。

高中畢業後,她就到了一家企業幼兒園做幼師工作。但是1996年年末,這家企業卻忽然通知她由於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好,幼兒園解散了。

當時毫無準備的她“蒙了”,生活一下變得空虛起來。而在她失業不久之後,丈夫也下崗了,家裏頓時沒有了經濟來源,而孩子還在上學,為了生活,怎麼辦?隻能另外找一份工作。

她說,那個時候,感覺自己做了一場噩夢。但現在回想起過去那一段生活同樣也心存感激,正是在洗碗中,給自己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1997年到2001年,孫秋蘋在別人的幫助下在長春一家賓館的日本料理店開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成了一名洗碗工,每個月隻能拿不到500元的收入。

一年就當上前廳經理

至今,她仍然能記得到料理店刷碗的第一天她所學到的第一句日語。

“把洗完的盤子都拿過來。”在上班的第一天早上,廚師長——日本人金田三郎用日語給她分配著工作。

當時,她從來沒有接觸過日語,聽完後,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金田三郎又用日語連續說了幾次,但她仍沒有任何反應,這讓金田三郎非常惱火,隨手就把一個炒菜的勺子扔進了洗手池中,非常生氣地走了。

事後,廚房中的同事告訴她,廚師長隻是讓她把盤子拿過來。

通過這件事,她充分意識到了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懂日語就無法工作下去,就在當天的下午,她學會一句簡單的日語“下班了,您慢走。”

在當日下班的時候,當她用這句生硬的日語與廚師長道別時,廚師長顯得非常吃驚,隨後就十分高興地也用同樣生硬的漢語告訴她,“你是一個很努力的中國人,一定會有發展的。”

隨後,她便很努力地學習日語,下班後的大部分時間她都用來學習日語。當廚師長知道後,便開始提拔她,並將一部分日本料理的技術傳授給她。

經過了短短的一個月後,她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和對日本料理的敏感,被調入了後廚。在後廚近一年的工作中,她基本上掌握了日本料理的做法,同時她的勤奮也被日本老板看中,在1998年提拔她成為料理店的前廳經理。

到了2001年左右,這家料理店已經成為長春小有名氣的料理店,而孫秋蘋的勤勞與管理經驗也得到了同行的認可。

於是不斷有其他的料理店請她過去工作,其中有的料理店竟開出了年毛利潤5%的提成與一個月2000元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和他們所開出的優厚條件有著幾倍的差距,但她那時隻有一個想法,“是這裏培養了我,隻能是店裏不要我。”

自己開店就遭遇非典

到了2001年年末的時候,這家料理店的老板開始轉行進行出國勞務,結束了在中國料理店的生意,孫秋蘋不得不再次失業。

但此時的她已經不同於5年前那個失業的幼師,而是一個擁有豐富日本料理店經營管理經驗的業內高手。

於是她又來到了長春市的另一家日本料理店擔任店長,但她的管理方法很難與家族式管理企業相融,於是一個多月後,她辭職離開,隨後,她又陸續試了幾家,但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既然這樣,為何不自己開一家店,自己做老板呢?她狠了狠心,自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