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條 擦亮雙眼看仔細,風險意識心中藏(2 / 3)

假戲真做,曾國藩真是哭笑不得。他隻好反觀自己為官的經曆。自率湘軍東征以來,曾國藩有勝有敗,四處碰壁,究其原因,是由於沒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實權所致。同時,曾國藩也感到自己在修身方麵有很多弱點,在為人處事方麵固執己見,自命不凡,一味蠻幹。以前,曾國藩對官場的逢迎、諂媚及腐敗十分厭惡,不願為伍,為此所到之處,常與人發生矛盾,從而受到排擠,經常成為輿論諷喻的中心。經過多年的實踐,曾國藩深深地意識到,僅憑他一人的力量,是無法扭轉官場這種狀況的,如若繼續為官,那麼唯一的途徑,就是去學習、去適應。在經曆了一段時期的自省自悟以後,曾國藩在自我修身方麵有了很大的改變。及至複出,為人處世不再鋒芒畢露,日益變得圓融、通達。

可能在我們看來,曾國藩並沒有“居功自傲”,也沒有故意驕縱,但是,他不願意“俯身”跟其他官員周旋往來,就會被人看做“不合群”“自以為是”。曾國藩固然“委屈”“冤枉”,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個人無法與整個官場環境抗爭,終究收斂了自己的鋒芒,放低了姿態。

古人雲:毀或無妨,譽則可怕。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名和利,則是相當危險的,尤其是對那些人生觀尚不太牢靠、在事業上淺嚐輒止的人而言,更容易走入死角。

即使是自己應得的名和利,也要善於將其化為前進的動力,絕不能使之成為人生的負累、前進的阻力,更不能把名利當做炫耀的資本。否則,別人就會看你“不舒服”,進而給你“厲害”瞧瞧!

朋友與敵人僅一線之遙

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在職場中,任何以“友誼”為幌子的關係你都不能絕對相信,而那些所謂的“敵對”關係,你也不能百分之百仇視。

老話總說:“風水輪流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一樣,在一種情境中你們是朋友,換一種情境你們有可能是敵人。是敵是友,往往隻有一線之遙。

電視劇《亮劍》裏,楚雲飛和李雲龍分屬國共兩黨,都是雙方倚重的大將、愛將,但是他們一直惺惺相惜,特別是楚雲飛,對李雲龍青睞有加,若不是後來的內戰,他們很可能成為兄弟。另一部電視劇《雪豹》裏也有類似的故事,男主角周衛國軍校畢業,很多朋友兄弟都在國民黨部隊做事,但是周衛國選擇了共產黨,他對自己昔日的兄弟說,倘若以後誰破壞和平,就與他們“劃地絕交”。

朋友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礎之上的,因為目標相同,所以成為朋友。敵人則是利益衝突造成的,倘若能夠達成一致,協調利益分配,敵人也許能變成朋友。

在某小鎮上有一家雜貨鋪,主人叫希拉斯,這家雜貨鋪傳到他手裏已經有近百年的曆史了。希拉斯買賣公道,信譽很好。他的鋪子對鎮上的人來說,就像手足一樣不可缺少。可是有一天一個外鄉人來拜訪希拉斯,說要買下這鋪子,請希拉斯自己作價。情況變得嚴重了。希拉斯怎麼舍得,這個是他的生計來源,也是他的事業、遺產、信譽。

外鄉人聳聳肩,笑嘻嘻地說:“如果你不願意把鋪子賣給我,也沒關係。我已經選定了街對麵的房子,粉刷一遍,弄個富麗堂皇的裝飾,再進些好貨品,賣得便宜些。那時你就會被我打敗,沒有生意了。”希拉斯還是搖頭。

外鄉人的新店果然開始裝修了。開張前一天,希拉斯在家裏生悶氣。他真想把對手破口大罵一頓,甚至巴不得把對麵的房子放火燒了!但是希拉斯的妻子勸誡他說:“你總說自己是個厚道人,可你一碰到切身事就糊塗了。你應該祝賀新店開業,祝願它成功。”

妻子的話讓希拉斯茅塞頓開!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對麵的鋪子慶祝,他站在人堆裏,臉上帶著愉快的表情說:“外鄉老弟,恭喜開業,祝你給全鎮人添方便!”希拉斯剛說完,外鄉人便拉住他的手,表示感謝,兩個生意人像老朋友一樣。來參加開業典禮的人也圍上來朝他和外鄉人表示祝賀。

希拉斯的店並沒有因為對手的競爭而倒閉,相反,這兩家店主和睦相處,成為小鎮上一段佳話。他們有各自的經營方式,各有各的優勢,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喜好。他們兩家的生意都很紅火。

能夠像故事中的兩位店主一樣化敵為友、共同致富固然好,然而,現實當中,更多的是“兄弟”反目,朋友單飛。這是職場的風險所在,也是生意場的殘酷所致。

武東福曾是“湖南首富”,他白手起家,創立了一番家業。功成名就的武東福並沒有獨享勝利果實,他覺得自己能夠走到今天,大半功勞都是那些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農民兄弟的,他富裕了,不能虧待了這幫兄弟。於是,他想著法子幫助這些兄弟。他在自己的公司底下先後成立了十幾個分公司,兄弟們一人一個。他讓這些分公司獨立經營,每年隻需向上級公司象征性地交一些管理費,其他的贏利都是他們自己的。可萬萬想不到,兄弟們後來竟那樣對他!

一開始,分公司們還嚴格按照規定辦事,按期上交管理費。慢慢地,有人認為武東福“好說話”,於是管理費不交了,變成了白條。武東福沒有覺察,並不追求白條的兌現。後來,不但管理費成了一紙空文,這些“兄弟”還想方設法從武東福的總公司往外弄錢。他們要求武東福擔保貸款,武東福總是有求必應。再後來,這些兄弟“吃定”了武東福,幾乎把他當成了自己開的銀行。他們不讓武東福對外招聘專業管理人員,大學生也不許進入,原因是“這些人進來之後,會看不起我們這幫農民兄弟”。為了照顧這些一起打江山的圈子裏的弟兄,武東福言聽計從。

財務管理的混亂造成了公司資金鏈的斷裂。除了這些“寄生蟲”一樣的兄弟白吃白喝,武東福意氣用事的“慈善事業”也讓公司的資金雪上加霜。在公司最初成立的時候,武東福就決定:自己每掙到一塊錢,就要捐出八毛錢用於慈善事業,留下兩毛錢用於發展。不但自己這樣做,他要求下麵的分公司也實現“三七開”,即三成收入投入在生產,七成收入捐給社會。

分公司究竟捐款沒有,武東福不得而知。他隻知道自己的公司在紅火了幾年之後,轉入了平淡,進而是赤字,最後是貧困。他自己的賬麵上沒有一分錢的積蓄,而手下的兄弟們這時候已經躲得遠遠的了。

2008年8月,武東福因為一張別人拿來抵債的價值2萬元的虎皮被警方拘捕,入獄4個月。當他出來之後,發現自己昔日的兄弟們早已作鳥獸散,十幾家分公司隻有兩家分公司的兄弟還在堅定地等著他,要與他一起東山再起。武東福心灰意冷,將他們全部遣散。不但如此,他還堅決地跟自己幾十年來相濡以沫的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他覺得:自己既然已經如此,何苦連累別人。

正如《紅樓夢》中《聰明累》所寫:一場歡喜空悲辛。

“呼啦啦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近,歎人世,終難定。”武東福絕對是個講義氣、夠朋友的好人,但是從經營者角度來說,絕對不是個好領導。他讓所謂的兄弟情義衝昏了頭腦,沒有用理智的方法做事,到頭來被人過河拆橋,反遭暗算。

借著武東福的故事奉勸所有的職場人士,擦亮你們的慧眼,看清楚人類“義氣”表象後麵的自私本性,銘記一句話:職場越大,越需要規矩;人情越大,越要保持理智。

職場中,沒有絕對的“關係”,朋友也好,敵人也罷,都是可以轉換角色的。所以,我們在說話做事時,都不能說絕、做絕,要給自己留下回旋的餘地。

明升暗降,升職是為了炒你

升職固然好,但是,比職位更具有誘惑力的是實權。倘若老板給了你一頂“官帽子”,卻沒有任何權力,那麼,你已經處於危險的邊緣。

國人骨子裏有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業務人員想升主管,主管想當經理。所以,管理層會特別針對業績突出的人員“封爵”,比如銷售精英、金牌銷售、銷售大王等稱號,並且鼓勵大家學習。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又留住他們的心。所以,很多時候,職位、頭銜可能是“虛”的。

一家印刷公司有位技師,負責維修公司裏數十台打字機,以及其他晝夜不停運轉的機器。他抱怨工作量太大,工作時間太長,工作又枯燥無味,所以提出離職。公司老板看了技師的辭職信之後什麼都沒說,而是給他配了一間專門的辦公室,在門口釘上“維修科科長”的牌子。這麼一來,他就不再是普通技工,搖身一變而升為維修科科長了。他的能力被領導認可,還“升官”了,極大滿足了自尊心。他再沒提辭職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還像以前一樣多而枯燥,他卻幹勁兒十足。

這位技師就是被“頭銜”蠱惑,乖乖上了老板的“當”。當然了,他這算是運氣的,沒有得罪老板,沒有什麼損失。職場中最具有“殺傷力”的一招叫做“明升暗降”。表麵上看起來你有了更“高”、更“重”的職務,實際上你什麼權力都沒有,完全被架空。

小鄭在一家外企任銷售部經理已有三年,業績不錯,有望升遷。然而,天不遂人願,銷售部的總監換了人,以前“罩”著小鄭的總監另謀高就了。

新總監一上任就開始“三把火”,不但“清除異己”,還把年度的銷售任務提高了一大截,搞得大家有苦難言。最要命的是,他的做事方式跟前任總監完全不同,小鄭這樣的“老員工”極度不適應。為此,小鄭特意找了個機會,婉轉地向總監提出了意見。不料,新總監根本不通情理,直接跟小鄭說:“我是你的領導,你就得聽我的!”

小鄭的“噩夢”從此開始。從那以後,本該他做的事,上司安排給其他人做;以前應該由他參加的會議,也沒他的份。後來,上司竟然“提升”他為“銷售部顧問”,工資、獎金基本穩定,不再看業績拿錢。小鄭恍然大悟,自己完全被“架空”了,沒有實權,不再管人,也沒機會接觸業務了。他基本上屬於“退休養老”的待遇啦!

在職場中,最重要的權力有三項:決策權,人事權,財權。當然,從大方向上看,這些都是公司老總的權力,但是,具體到某個部門,部門領導都有一定的自由度去使用這三項權力。老板給你的職位究竟好不好,要看有沒有這三項“實權”。倘若沒有,你就是被架空了,還是盡早想“退路”吧。

職場很少有“青雲路”,多半都需要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官職來得太突然一定要看清局勢,問個為什麼,以防自己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自我反省,留一隻眼睛給自己

光看身邊的風險還不夠,要時常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什麼潛在的“風險”。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自我反省的能力,決定你能否認識並改正所犯的錯誤。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活在世上,誰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誰都難免有醜陋的一麵。就連牛頓都宣稱,他的錯誤占90%,那麼我們普通人身上的錯誤就更不用說了。

不愛剪指甲、討厭洗澡這樣的小毛病也許不會對你的職業理想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有些話你說錯了,或者有些決定作得不妥,很可能會讓你在職場上走彎路,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這時你要學會跳出自身反省自己。古今許多偉大人物,就是通過反省來戰勝自己內在的敵人,從而在事業的發展上攀登新的高峰。

加拿大工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在建造一座鐵橋時,因計算失誤導致鐵橋斷裂倒塌,學校聲譽因此受到損害。學院得知此事後,在倍感痛心之餘,用重金將報廢的鐵橋買下,製成百萬枚校恥紀念戒指。每年該校學生畢業時,校恥紀念戒指與畢業文憑一起發給每個人,以此警示畢業生,注意要時刻反省自己,在工作中要尊重科學,敬業精業,避免橋毀人亡的事故再次發生。

一般來說,能夠時時反省自己的人,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的缺點在哪裏?我有沒有做錯什麼……這樣一來,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是人就會犯錯誤,就會有迷失方向,看錯形勢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一個人能否自我反省,是否善於自我反省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套用一個時髦的句式:“犯錯不是錯,犯了錯不反省才是真的錯。”

反省是人生重要的功能,它是一種自我檢查的活動,還是一種學習的能力,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有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備自我反省的精神,決定了你能不能認識並改正所犯的錯誤,能不能走向成功人生。

管理大師韋爾奇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個星期的星期六晚上,他總要抽出一晚上的時間,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安安靜靜地檢查反思自己,自己在工作上有什麼沒做好,有哪些地方今後應該繼續做好,自己有沒有武斷地作出主觀的決定等。對這每周必做的必修課,他的理由是:若每年檢查一次實施成果,則一年隻有一次機會可以改正錯誤;若每月檢查一次,則一年有12次機會改正錯誤;若每天檢查一次,則一年就有300多次機會改正錯誤。所以,每天檢查次數增多,機會當然會相對增加。因為韋爾奇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所以隻能一周一次。正因為這樣,韋爾奇才能領導著危機重重的通用公司一步步走向輝煌。

就算在平時看似風平浪靜的時候,也要時刻反省,因為“千裏長堤,潰於蟻穴”,好多危險的因素等它發展大了,再挽救就來不及了。要做到防微杜漸,就得“一日三省吾身”,這樣才能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隻要能戰勝自己的缺點,就能夠戰勝整個世界;人生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隻要懂得發現自己的潛質,就能提高自己的才能。如何認識自己,就需要運用人生智慧,反觀內心,反省己身。

遠離那些危險的小人

不要逞英雄,硬要給“小人”點厲害看看。他是小人,你鬥不過他,跟他鬥隻會讓自己丟了風度,甚至遭到暗算。

誰都想平靜、安穩地度過每一天,把有限的精力投入無限的工作當中去。但是社會複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有那麼一些是非“小人”非常難纏,讓人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對付。

曆史上有很多忠臣義士遭小人陷害的慘劇發生,宋朝抗金名將韓胄就是一例。宋慶元六年(1200)十一月,韓皇後去世,中宮空缺。寧宗寵愛的楊美人、曹美人二人爭奪皇後位子。韓胄建議立曹美人為皇後,結果寧宗沒有聽從韓胄,於嘉泰二年(1202),立了楊美人為皇後。由於韓胄阻止立楊美人為後,楊皇後就怨恨韓胄。於是楊皇後就想設計陷害韓胄。

開禧二年(1206),韓胄對金用兵,取得了一些小勝,後來金兵九路進攻,宋兵大敗。金人立下了苛刻的講和條件,韓胄不答應,做好準備再戰。楊皇後利用這次機會,唆使自己的哥哥、大臣楊次山的養子榮王趙日嚴上書,說“韓胄再啟兵端,將危社稷”。但是,寧宗當時還是很信任韓胄的,沒有聽這些讒言,反而將他訓斥了一頓。

楊皇後見沒有成功,就想辦法幹脆殺掉韓胄。她讓楊次山在朝廷中找到一群“主和派”大臣,密謀除去韓胄的事情。他們打算在韓胄入朝的路上埋伏重兵,等他入朝時就殺死他。

韓胄的私黨周筠知道了他們的密謀,就報告給韓胄,但韓胄不相信。把密信放在蠟燭上燒了並說:“這瘋子又胡說了,就那些人哪裏敢謀害我啊!”

第二天一早,韓胄準備上朝,周筠親自來勸說他不要去,韓胄嚴厲斥責他胡言亂語。然後大搖大擺地去上朝。結果在六部橋,楊次山率領的反兵就將韓胄抓住了。楊次山假傳皇帝聖旨,勒令他跪接詔旨。詔旨說:韓胄久任國柄,輕啟兵端,使南北生靈,枉罹凶害,可罷平章軍同事……讀完就將韓胄殺害了。

隨後,楊美人一夥人向寧宗報告說韓胄謀反。三天後,寧宗下了詔書,宣布韓胄首開兵叛之罪,抄了他的家。就這樣,一代抗金名將就被一幫無恥小人給暗害了。

韓胄自己手握兵權,卻被一幫小人害死。他的被害,與自己疏於防備也有關。他太大意了,他認為沒人敢謀害他,結果大意要了他的命。不陷害別人,也要提防被人陷害!所謂“人心隔肚皮”,誰敢說人心不險惡呢?我們在為他扼腕歎息時,也有必要認清那些奸佞小人的伎倆,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在當今的職場,雖然不至於“掉腦袋”,但是小人總是有的,同事之間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的事也是常有的。要想過得瀟灑自如,就得多長個心眼。特別是當有人突然平白無故要幫你,而這個人又與你關係不怎麼好,你就要仔細想一想,他為什麼要突然幫助你,他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按他說的去做,會不會有危險。對那些“遠近聞名”的小人,更是不要招惹,能躲就躲,千萬別逞英雄,本著“為民除害”的想法跟他鬥。記住,與小人鬥,君子肯定是要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