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是新興的產品,利潤高,對技術要求不高,不需要多少投資,所以,LED廠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於中華大地,昨天賣衣服的,今天也來創業生產LED燈,前天還是學校的學生,今天也創業做老板,上個月還在小廠子打工,今天也開了家公司。他們以為LED投資小,見效快,技術容易掌握,許多人都靠它賺了錢,自己幹也能賺錢。可是這些跟風者對其技術和市場的了解都太淺顯,產品質量也不行。群雄並起則魚龍混雜,不但自己的生意做不下去,賠了錢,也導致整個LED市場出現混亂。
我們應該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而不是所謂的熱門行業,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熱門的職業不一定屬於我們。輕信跟隨,迷信熱門,是很多創業者的一個通病,隻盯著那些所謂的熱門,一心想要一鳴驚人,一夜暴富。
生活中,應避免羊群效應的消極麵,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不應該成為從眾的犧牲品。人要想克服這種從眾心理,必須要培養自己的主見,對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觀點,即使你的觀點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也不要輕易否定自己。遇事和看待問題,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從而使判斷能夠正確,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做事情時,要多動腦子,不要讓別人的言行影響了你的決定。跟風有道,抓住精要,效仿與否,關鍵在於自身情況如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別讓自己成為夕陽產業
“剩女”是個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新詞,有些女性或是學曆高,或是收入高,也許還長得高挑美貌,由於自己的優越感,她們在對於自己的另一半要求頗高,也覺得自己還年輕,可以慢慢挑。殊不知“歲月是把殺豬刀”,這些“三高”的女性們,有的忙於事業,有的忙於學業,或是等著能配得上自己的人出現,而錯過了擇偶的黃金季節,有的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而一剩再剩……
“剩女”這個詞帶有貶義,“剩”有在與別人比較之下,沒被人看上的意思在內。其實許多女性是選擇走了單身這條路,而不是不得已,也非“自身條件困難”。多數“剩女”因擇偶要求比較高,導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從而變成“剩女”。據一則相關調查結果顯示,40%的女性之所以“被剩下”,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如果她們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僅29%的人表示會降低標準,41%的女性表示寧缺毋濫,標準不會降低,而餘下的30%的人甚至表示會獨身到老。
這些“剩女”們為什麼沒人娶?是因為不夠優秀嗎?似乎不是,其中不乏高學曆、高收入、高職位之人。但正因為自身的條件,使得這些女人的選擇範圍異常的狹小。她們總是希望能找個比自己強的男人,但她們本身已經很出色了,再想往上尋找,能找到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楠楠出生在一個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裏,又是獨生子女,父母從小教育她對自己有高要求,希望她能夠成為人上人。高中畢業後,她考上了一所全國重點高校,在大學裏麵,很多男生追求楠楠,可是她看不上。大學畢業後,在家人的幫助下,她進入了一家非常好的公司,薪水也不錯。此時,25歲的楠楠覺得自己現在的條件足夠挑一個優秀的男人。她的媽媽也覺得女兒如此優秀必定能找一個各方麵條件都好的“金龜婿”了。於是,楠楠從自己25歲開始一直在挑,不論是自己認識的還是別人介紹的,她總能挑出別人的問題來,覺得這些人都不夠完美,配不上自己。而且,她覺得自己條件好,也不怕沒人看上,所以就慢慢挑著。可沒想到,不知不覺的,她已經30歲了,還是沒遇見合適的。
為什麼像楠楠這樣的女性最後都挑成了“剩女”,還是抱著寧缺毋濫的心理呢?首先,在這個經濟的時代,一個女人能夠成為各個方麵都優秀的“剩女”所要投入的成本是很高的,不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也正是成本高,所以,她們變得更加挑剔。另外,今天是個全新的時代,人們常說女人能頂半邊天。而在這個時代,女人能頂的不隻半邊天了。過去中國的女人受到壓迫和歧視,也沒有賺錢的機會,不能自己養活自己,到了十幾歲就不得不嫁出去,找個老公。而今天的女性不容小看,她們不但能自己養活自己,在事業上、學業上、能力上都不遜色於男性,甚至能做得更好。她們不用靠著男人生活,所以就開始慢慢挑選,希望找個什麼都比自己強的男人,對於比自己差的男人往往不屑一顧。
“剩女”基本上都是眼光比較高的,原本就不能將就,等到自己學曆更上一層樓後,就更是將夢中的白馬王子想象得完美無缺。去看看任何一場的相親會就會發現,參加的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因為大家都找不到好老公,所以不得不來相親,可是來相親的男性卻很少,能達到這些“剩女”們的標準的男人就更少了。很多女人在尋找愛人的過程中,總是心存挑剔。她們在心裏勾勒出好男人的形象,比如他一定不能抽煙、喝酒,賺錢一定要多,要有房有車,要誠懇專一,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就免談。
芳子是個四川女孩,雖然人有點矮,但是長得十分秀氣,今年33歲。她27歲就開始相親,可對方一聽說她是博士畢業,很多都嚇跑了。以芳子的長相,在校園時找個男朋友可以說一點問題都沒有,可她一直認為沒有滿意的對象。她想自己的水平越高,越有條件找到優秀的男人,於是她一路讀到博士,還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此時她發現,學曆高的收入沒有她高,收入比她高的學曆沒她高,難得遇到一個學曆收入都比她高的,對方的年齡和樣貌又不符合她的要求。她堅決不降低自己的擇偶標準,她說:“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麼催,都不要隨便對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價。”於是拖到了33歲,眼見周圍人都結婚生小孩了,就剩她自己一個人,她也感到壓力很大。尤其是她發現現在別人給自己介紹的男人還不如以前呢,一般都40左右,而且是離異的男士。和她年紀相仿的男人大都結婚了,有些沒結婚的各方麵條件都不怎麼好,更是入不了她的法眼。她也遇見一些條件不錯的男士,但是人家也挑她,覺得她年紀大。
像芳子這樣的女孩,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工作中,她們都有很多機會可以遇見不錯的對象,隻是她們太挑剔,錯過了好機會。如今單身群體已經近兩億,因為尚未嫁人而被貼上“剩女”標簽的單身女性早已不是恐龍的代名詞,反而呈現高收入、高學曆、高身材的“三高”狀態。如今,“剩女”已越來越趨向於“女神”,因為獨立自主而結婚絕不湊合,寧缺毋濫。特別是有漂亮臉蛋的“剩女”,要求更高,因為社會給她們的機會確實太多,她們有理由期盼。但這些女性似乎沒有意識到,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自己。自己受過良好教育,而且能幹,卻想要男人掙得更多,這對女性自己不利。
娜娜最近奔波在各種相親的場合,她自己說:“我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第一次是個部隊轉業的,她嫌人家文化程度不夠,沒有共同話題,後來人家自己創業開了公司;第二個是銀行職員,家庭條件不錯,但她嫌人家沒有品位;第三個是某大學的碩士,40歲,但是離過婚,還有個孩子;第四個是在一家國企上班,年紀相仿,但是她嫌對方賺得太少。接下來還有好幾個,她也都不滿意,她說:“為什麼女孩不願嫁給掙錢比自己少的男人?因為收入代表一個人的能力。掙得少說明能力不行,沒有女孩想要嫁給能力不行的男人。”她越是相親越是遇不見合適的,而且年紀越大選擇的範圍越小。她說自己如果大學畢業後就業不讀研究生、不讀博的話,在工作中就會遇見很多條件都適合的男人。現在她30多歲了,還真有點後悔了,當初有許多合適的人她都過於挑剔,錯過了,如今就隻能降低點標準了。
有人說女人到了30歲就是一道坎,過了這個年紀就很難找對象了,再漂亮的女孩擇偶的範圍也會越來越窄。40歲以下的男性找一個比自己小10歲的女性不奇怪,而且男性都能接受,但女性在擇偶的時候往往希望和自己年紀相仿。再加上這些優秀“剩女”希望找一個比自己更優秀的男人,導致出嫁之路更艱難。人不要因為追求得太完美,而變得過於貪婪。很多“剩女”們之所以剩下,主要是因為她們想借助婚姻這塊磚,踩得更高,看得更遠。又要嫁個有錢人,又要是各方麵都有魅力的成熟男,耽誤的隻是自己。
男人也不是傻子,尤其是那些精英男人們,你接近他們圖的是什麼,相信他們可能比你自己還清楚。尋找另一半的過程就好比是投資股票,市場上懂得“價值投資”的人是少數,女人中懂得發現“潛力股”男人的也是少數。別讓自己成為夕陽產業,那樣不論自身條件多優越,在擇偶方麵也會處於劣勢。同時,別追求完美,你自己也未必是完美的人,“潛力股”更值得投資,穩定和平淡的生活,才是幸福的關鍵。
投入太多,虧損時受傷重
當一段愛情結束後,究竟受傷重的是男人還是女人?很多人都認為是女人,因為女人比男人感性,自然容易受傷。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誰投入的越多,當這段感情結束後,誰虧損的就越多,受傷就越重,不分男女。有些人對感情義無反顧,很執著。但是,感情很微妙,變化無常。所以投資感情是件有風險的事。也許在生活中你會發現,許多感情的投資到最後都是血本無歸,你喜歡的,他不喜歡你,喜歡你的,自己又看不上。怎樣合理投資感情,成了困擾適婚男女的難題。因為,一旦投資失利,損失都很慘重,不僅失去了感情,甚至還有金錢、時間、精力等等。
理財專家說投資要精打細算,堅決不能做虧本的買賣。愛情好比買股票,買對了,賺到終身幸福,否則,將痛不欲生。如果投資一段時間後,連成本都沒有收回,還是考慮及早撤兵為好,早點清醒。談戀愛恰似一條起跑線,兩個人在這期間也會磨合得更好,在日後的生活中將受益匪淺。如果這期間沒磨合好,那可就真是輸在起跑線上了。許多人隻看重情,不在乎那些“虧損”,也就不容易受傷,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三年前,李震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瑤瑤。李震是做裝潢設計的,正好瑤瑤的房子需裝修,這樣二人就聊了起來,而且互留了電話,李震答應幫瑤瑤的房子出個設計圖。他們就這樣頻繁地來往。
瑤瑤漂亮可愛,極具親和力,李震漸漸喜歡上她了,於是開始了瘋狂的追求。隻要瑤瑤提出要求,他都義無反顧地滿足。不論瑤瑤家有什麼大事小情,他都第一個到場,換燈泡、修水管、買大米都是他的活。芝麻大點的小事,隻要一個電話,李震都會直奔瑤瑤家。有次瑤瑤生病了,李震半夜帶她去醫院,一檢查是急性闌尾炎,李震幫其辦理了住院手續,又請假照顧了她好幾天。可惜李震努力了一年,瑤瑤並沒有明確表示接受他,還以自己有男朋友的理由拒絕他。看到這種情況,就連李震的朋友都罵他:“你不是一般的傻,是很傻!買股票,看著行情不好還得割肉呢,你都虧了一年了,趕緊放手算了!”後來,李震發現他麵臨的競爭很激烈,追求瑤瑤的人很多,條件好的也很多,這份投資,大了去了,身邊所有的朋友都勸他放棄,他覺得自己已經堅持一年了,現在放棄很可惜。
最近一段時間,瑤瑤沒怎麼聯係他了,突然有天他在馬路上遇見了瑤瑤依靠在一個男人的肩上,十分親密。瑤瑤看見了他,立刻上前去打招呼,並告知她和身邊這位準老公馬上就要結婚了,李震幫著裝修的房子就是他們的新房。李震這時才清醒,原來自己一直都是在替別人投資,等到收益的時候,卻沒自己什麼事了,自己是虧大了。
每個人在接受別人的投資時,都會默默地評估一下,他要的回報,我給得了嗎?很多人都遇到過來勢洶洶的追求者,他們不惜金錢、時間甚至是自尊,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索愛,和索求更多。許多投資理財書上都講,“要把雞蛋放進三個籃子”,這樣才足夠保險,至少損了這支基金,還有另外兩支賺錢的股票。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感情一次隻能麵對一個,而婚姻更是隻有唯一的賭注,一招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安安到了結婚年齡了,許多人都給她介紹男朋友,安安也見了好幾個,其中有三個她認為還不錯的,她打算在這三個中選擇一個作為未來的老公。安安是個現實的女孩,她想貨比三家最後再做決定和誰交往。於是這三個男人她都聯係,想都了解了解。第一個男人個性比較溫和,安安覺得他缺少男人味,於是還在考察中。另一個男人條件不錯,有房有車,可是安安覺得他為人不夠坦誠,也不能一時將自己交給他。第三個男人是一個公務員,工作不錯,為人也老實,可他沒有房子。安安就在這三個男人中糾結著,這段時間她為了應付這三個男人也累壞了,三個都了解點,但是都沒有機會深入了解。所以,她比來比去,每個人各有優點,又各有缺點,很難取舍。
誰也不是傻瓜,漸漸地這三個男人都發現了其他人的存在,結果可想而知,安安花了一年的時間周旋在這三個人身上,打算投資個好的,可到最後一個都沒留住。任何一種投資行為,交易雙方都是存在風險的。男人也不傻,人都是自私的,誰都怕承擔風險。例如從經濟學角度看,不難得知男人為什麼總怕女人圖自己什麼,尤其是錢。因為他們不願為一個沒有把握收益的投資冒太多的風險,顯而易見,他們喜歡低風險的投資。因此,經營感情,也可以說是一份不折不扣的風險投資,你需要周密地計算,以及絕對理性的遠景規劃,才能保證贏得愛情這筆巨額資產。去找個不是隻看中條件而和他在一起的人,這樣一旦哪一天失去了金錢等外在條件,也不會承受連帶的損失。
一般而言,愛情收益與你投資的時間和心力大致上成正比。如果你投入的是關懷、耐心與無私,那麼你也會得到這三種收益。當然,愛情不能是一廂情願的苦戀,對方也必須愛你。笑笑剛和男朋友戀愛的時候,非常甜蜜,二人在同一家公司,都是新入行的小職員。做了大半年,笑笑升了職,他們的關係一下子微妙起來,笑笑從男友的同事眨眼變成了男友的上司。起先,笑笑沒在意,後來就覺得不對勁了。同事們總在背後議論自己的男朋友。有的說,有個上司女友成天被她管著日子不好過;有的說,以後不用擔心沒有特別優待了,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最近男朋友的情緒越來越不對,總和她吵架。為了挽回這段感情,笑笑決定辭職,離開了這家公司。笑笑離開後,男友便頂上了她的位置,兩人的尷尬局麵也暫時得到了緩解。可是,升職了的男友經常應酬,很晚才回家,二人又出現了矛盾,常常吵架。終於有一天,男友提出了分手。笑笑一下子崩潰了,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為了愛情,她連事業都能放棄,可不料是這樣的結果。
人的一切行為與成本與收益有關。當人們在做選擇、做決定的時候,都考慮所選擇和所做的決定收益與成本如何。如果收益大於成本,肯定會選擇去。相信每個人都經曆過愛情,愛情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所經曆的愛情可能不是驚天動地,但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留下美好的回憶。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你愛他,是你的一種投資,他有權利不接受。一般相愛的兩方,一方付出的多,一方付出的少,愛情的天平便不平衡了,時間越久,深愛的那方覺得越累,總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愛得那麼深,對方怎麼這麼沒反應?對方怎麼這麼無動於衷?抑或是對方對你的付出並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值,便慢慢地開始對愛不確定,覺得他或她不夠愛你。
在愛裏,可以不圖名、不圖利,甚至有人也不苛求對方的愛,但請注意,把愛投出去本身,對我們自己就是一種滿足,你可能什麼都不要,但你至少要一個情感的出口——情有所屬,愛有所依。對於愛情,也許就好像飛蛾撲火,即使明知深陷其中隻能帶來自我毀滅,卻仍然在所不惜。愛到濃時,嘴角總是洋溢著不經意的笑容,為他癡迷;愛到恨時,心中仍舊充滿對方的影子,為他瘋狂。愛情世界往往不公平,情感投入也往往不平衡。因為在最後那一刻之前,你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的付出會換來什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要有豐盛的收獲,就要做足投資的功夫。那些所謂的理財知識、投資技巧,都需要細細研究和總結;愛情當然也需要下功夫投資,時間、外表、金錢等等。可如果對方對你怎麼都不來電呢,這種情況下,就算你的投入再多,也難有丁點回報,所以,愛情是個感性投資,但光靠感性有時候會看走眼,這時需要進行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