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物品消費都涉及視覺消費,因為物品不僅是拿來用的,而且它們構成了人們視覺環境的一部分,影響著人們消費時的感覺和心理,消費者在追求實用的同時也在追求“一飽眼福”。有時候我們在去一家店吃飯或者是消費時,在價格相差不太大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看上去舒服的店購物和消費。
所以一些店在裝修上花費大力氣,裝修風格到位就是成功的一半。視覺上有瑕疵,花錢的觀眾都會提出抱怨。吸引顧客的眼球,讓顧客能停留在你的店鋪裏麵。作為顧客,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到一家裝修簡潔、色彩明亮、燈光調試足夠專業的店裏買衣服,你會有一種錯覺,這店裏的衣服把你裝扮得如此美麗,自然你也會多買幾件。
包裝對內部商品的視覺傳達功能往往被人們過多地誇大和強調,所以許多商家都過度地包裝或片麵誇大內部商品優點,造成虛假包裝,許多消費者都被自己的眼睛騙了。在一家高檔的綜合性商場的茶葉櫃台上,多數茶葉的價格在每100克1000元左右。是什麼茶葉這麼貴,是雨前龍井這樣的名貴春茶嗎?其實並不是,隻是一般的茶葉。在詢問過後,店主說店裏還有更貴的茶葉,這些茶葉上價就高。店主說著,拿出一盒茶葉來,包裝十分華麗,鑲金嵌銀。店主說,這些包裝華麗的茶葉有不少人鍾愛,有些人本來隻是買點普通的茶葉,可是看見了這些帶有精美包裝的茶葉後也動了心。這些精美的包裝也是大家送禮的佳選。中國人好麵子,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一包見麵禮,不管內在的貨色如何,隻要裹上精美的包裝,打上向來屬於貢品特產的標簽,便堂而皇之成了饋贈佳品。在此背景下,靠豪華包裝打開產品銷路的做法也就成為商家的首選。
這些包裝華麗的現象在中國很常見,比如,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等等,多以精美的禮盒為主,單品很少,而價格都不便宜。包裝太過華麗,感覺好像是專為禮品往來準備的,讓大家都搞不懂,商家是在賣包裝還是在賣粽子。
一位消費者說,她看了商場、超市的粽子,感覺價格一年比一年貴了,包裝確實很好,但市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太過豪華的包裝無疑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而作為禮品,東家進,西家出,便開始了漫長的交際之旅,落到最後一家,眼看就要到保質期了,不能當禮品送人了,怎麼辦,能湊合著吃就吃掉,打開以後,不但經常會發現大大的盒子,其實裏麵沒有多少商品,而且實在難以下咽,隻好當垃圾處理。有些商品的價格下滑,有部分商家為了能夠繼續獲得“可觀”效益,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和視覺經濟,以次充好利用包裝效應蒙蔽消費者的眼睛。
聰明的商家明白在產品質量過關的同時如何利用好視覺經濟,提高自己商品的品位,從而也能夠適當地提高商品的價格,獲得利潤。作為聰明的消費者,愛美之心可以理解,在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喜歡的看起來美的東西無可厚非,但不要被眼睛看到的所欺騙,隻看重包裝一時腦熱就容易買到虛假的產品。
我賣的不是東西,是故事
都說語言是一種藝術,在商場中會賣的不如會說的。無論是賣什麼樣的商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銷售商品,銷售人員的能力如何,我們都在銷售商品的同時在銷售語言藝術。什麼樣的購物環境、什麼樣能力層次的銷售人員,麵對顧客的銷售都是語言藝術的體現。語言的能力越來越被證明是一個銷售人員非常重要的素質,單純的銷售往往是枯燥無味的,消費者根本就不願意去聽一大段無聊的推銷。缺乏技巧的語言,如同珍饈佳肴沒放油鹽醬醋調料,食之無味,直白生硬的表述也像世界缺了陽光,多了灰暗。
人都是感性的,而消費更是一個容易受感性色彩影響的行為。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決定是否購買,以及購買哪一家的產品,更多取決於其是否能在整個購物過程中找到一個購買的理由。對於銷售人員來說,隻要你能夠給消費者一個足以支撐其購買的理由,你的銷售就是有效的。麵對眾多同類產品,消費者為什麼會購買你的產品,這時一個人的語言魅力就體現了出來,你要生動地講出你產品的特點,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
有一個老大爺來到商場買電動車,在眾多品牌中,他來到其中的一家,問銷售人員:“這麼多品牌,你們的和他們的都有啥區別?”負責銷售的是一個小夥子,他嘿嘿一笑說:“大爺,您這麼一問就知道你關注過電動車,看來你比較專業。我們的品牌也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免檢產品,大爺您一了解就知道了,但是這些都不足為奇。我就給你講個事,上個月,也有一個大爺來買車,年紀和您差不多,但他沒您這麼懂車,來了就問你們這個牌子咋樣,我給他說:‘大爺,牌子好不好不是我們說的,是顧客自己檢驗的,騎的人多的不用說也是好牌子。大爺,您搬個凳子坐路邊數數,過去的電動車有多少是我們這個牌子的。’他就真的搬個凳子在前麵那棵樹下坐了一個小時,一數,果然我們牌子的車最多,二話沒說,回來就推了一輛。”
這個銷售人員通過這個故事,把普通銷售人員經常說的“我們的品牌銷售第一,買的人最多”等等的話換了個生動的方式表達出來。既讓顧客聽明白了他們品牌的車買的人多,質量好,達到其介紹產品的目的,而且還不讓顧客反感,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聽的過程中已經被打動了,後麵的成交就順理成章了。
“講故事”,這是一種獨特的銷售手法。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來道出產品最大的優勢,讓消費者陶醉於故事之中,讓故事來吸引消費者,讓故事來感動消費者,相對於赤裸裸的推銷容易引發消費者的抵觸情緒,“講故事”這種銷售手法更能夠打動消費者,更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商品品種日益豐富,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要想讓消費者自覺自願地掏腰包購買自己的產品,就得學會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更具說服力。而真正的說服力,並不取決於銷售人員說了多少,以及運用了多少的專業知識,而是取決於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打動消費者。不僅是一個人的銷售行為,一個品牌的銷售行為更是離不開“講故事”給品牌文化帶來的魅力。當現今市場供過於求,顧客轉向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在消費中追求自我實現之際,為產品找到故事、建立情境遠比減價來得有效。
斯沃琪產於瑞士,我們大都認為瑞士手表都是高端名表,但是斯沃琪卻敢於采取瑞士製造低端價位的手表。它的設計和生產都在瑞士,但價格相對其他瑞士手表而言幾乎是不能同日而語的。相對於一塊上千上萬美元的其他瑞士手表,斯沃琪的價格僅幾十美元,貴的也不過上百美元。斯沃琪通過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突破傳統手表的概念和倡導一種生活方式作為市場切入點,將其定位為瑞士製造的最低價時尚腕表品牌,無疑十分成功。最成功的要屬斯沃琪擅長於講故事。斯沃琪每一次推出新品係列都會運用獨特的靈感與獨具匠心的設計理念,也會有相應的一個名稱和故事,一次又一次征服消費者的想象。2009年秋冬斯沃琪的“編織童夢係列”是手工織品和創意的展現,以大量的手工編織元素及各種明白醒目的顏色來描繪小木馬、晴天娃娃、小精靈,搭配柔軟的不織布或矽膠材質,呈現內心的溫暖天地。講故事本身,其實就是娛樂、導引、告知和說服的最佳工具。說故事更能創造親和力,讓理性的論證有可能被聽到。同時,它也比單純的買賣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不但斯沃琪這種低端瑞士表要創造品牌故事來打動消費者,就連瑞士名表歐米茄也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給消費者講訴著一個“手腕上的故事”:誕生於1848年的歐米茄以聞名遐邇的希臘神殿純金雕花懷表獲得了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榮譽大獎;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被美國及英國指定為空軍使用的手表;1936年創造了Kew/Teddington天文台各類鍾表新精準紀錄之高分97.8分,該紀錄一直保持至今;1965年成為美國宇航員指定計時器等等。一流的品牌,宣傳中沒有強調自己的銷量是多少、自己的材質工藝有多先進,我們對這些品牌的認知或記憶都停留在故事上。隨著一個個“品牌故事”的流傳,歐米茄編織了一個鍾表品牌的傳奇。
一個有生命力的品牌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個有靈魂的生命體。這個靈魂必然在一個特有的故事上體現出來,對於那類看重品牌的消費者來說,品牌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它獨特的品牌文化上。講故事無疑值得各個品牌去嚐試,通過講述與品牌有關的生動故事,讓消費者陶醉於故事之中,很自然地接受品牌所宣傳的文化,讓消費者將品牌銘記於心。比如購買ZIPPO打火機的顧客,沒幾個知道打火機所用的材質或工藝,但都會知道一兩個與ZIPPO相關的故事:1960年,一位漁夫在奧尼達湖中打到了一條重達18磅的大魚,在清理這條大魚內髒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取出一看是一個ZIPPO打火機,這支打火機不但看上去嶄新,而且一打即燃,完好如初;1911年12月,在南越戰場上的一次攻擊中,美國軍官安東尼在炮火的攻擊下,左胸口受到槍擊,子彈正中了置於左胸口袋的ZIPPO打火機,機身一處被撞凹了,但卻保住了安東尼的命;美國新澤西州的巴瑞史將ZIPPPO打火機丟進洗衣機卻完好無損等。這些故事傳達出了這打火機的悠久曆史,質量過硬,諸多名人使用過等等信息。
故事是動聽的,有趣而且容易記憶,如果能把直白的推銷化成動聽的故事,通過有技巧的語言表述,獲得顧客的感知、聯想、共鳴、快樂,增添更吸引人打動人的味道與色彩,傳達的效果當然是事半功倍。
說起大名鼎鼎的法國人頭馬幹邑白蘭地,其引人入勝的品牌故事絲毫不遜色於這酒的美味。據說,最初的白蘭地透明如清水,與現在的琥珀金黃色非常不同。1701年,法國參與了西班牙的一場戰爭,白蘭地出口受限,堆積了大量存貨,不得不將存貨裝入由橡木製成的木桶內儲藏。等到戰爭結束,人們驚奇地發現,儲存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竟然變得更香更醇,並且還具有晶瑩剔透的琥珀金黃色。白蘭地的釀製者們為這一偶然發現而雀躍。於是,用橡木桶釀藏白蘭地便成為釀製該酒的重要環節。而幹邑白蘭地之所以風靡世界,不僅是由於它優異的品質,而且與它“英雄之酒”的美譽有密切關係。這個故事說的是法國皇帝拿破侖,他一生大戰無數,足跡遍及歐洲,每次大戰必攜幹邑白蘭地以犒賞戰功卓著的將士,於是幹邑白蘭地在歐洲被稱為“英雄之酒”。幹邑白蘭地在長期的流行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不僅讓酒增加了曆史感,而且許多奇妙的故事也給白蘭地增加了不少奇妙的味道。
一個品牌的成長是由無數的故事堆砌而成的,首先一個精彩的故事總是容易被記住。這些故事就包括了品牌誕生的傳奇故事、品牌發展的傳奇故事、對品牌質量嚴格要求的傳奇故事、對品牌真誠為消費者服務的感人故事等等。其次,品牌故事往往是從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情感”切入,賦予品牌在包裝、廣告、促銷、設計等方麵精神內涵和靈性,使消費者受到感染或衝擊,全力激發消費者潛在的購買意識。一個品牌經曆數年、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發展,打動消費者的並不僅僅隻是品牌的產品,還包括通過故事與消費者達成情感上的共鳴,並讓消費者將品牌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