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咱家的孩子心術正(1 / 1)

初春四月,倪家村一個平凡的農家小院。

“太好了,太好了!”

小姑娘清脆的笑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

滿頭白發的倪老郎中正在擺弄幾簸籮草藥,邊扒拉,邊慢悠悠地念叨。

“好我的乖孫啊,你這一大早的,怎的就一驚一乍呀?”

倪遲遲蹦蹦跳跳,粗布裙裾在原地旋出一朵歡快的花兒。

“爺爺,我移栽的番薯全都發芽了!”

“哦?是麼?”倪郎中扭頭看去,眼裏滿是寵溺的笑。

“我家遲遲果然是個聰慧丫頭,這等稀奇古怪的移栽法,竟真叫你種活了?”

剛五歲半的倪遲遲單手掐腰,笑的有些小得意。

“我就說能成嘛,你們偏不信我,就怕我瞎耽誤功夫!”

這時一個穿著葛布夾襖的婦人端著個大陶碗出來,嗔道,“鬼丫頭,一大早就聽見你嘰嘰喳喳的,怎就沒個女孩家的樣子!”

小姑娘立刻躲到老爺子身邊去,大著膽子說:

“人家才不要做娘說的那種女孩兒呢!”

反正有爺爺護著她,娘又心軟。

倪遲遲覺得,早些把自己心裏話說清楚,這樣比較好。

倪郎中樂嗬嗬地,看向二兒媳婦賈氏。

“你就別說她了,照我看,咱家遲遲這樣的性子才惹人疼呢!”

賈氏看見女兒臉上的泥巴印子,又是好笑又是歎氣。

“你哥哥們舍不得叫你下地,你倒好,自己在家裏院子折騰起來。”

“早知道,我何必白費錢送你去村塾?不如直接跟你大哥學做農活去。”

倪遲遲笑眯眯地撒嬌,“娘能舍得麼?”

賈氏當然舍不得了。

她嫁到倪家後,先後生了四個兒子。

一家人千盼萬盼,最後才等來這麼一個寶貝丫頭。

老爺子給取名遲遲,就取自“遲遲將至”的意思。

可見這其中的一片期盼疼愛之心。

賈氏看著女兒那一身細皮嫩肉,歎了口氣。

“爹,朝食做得了,您也洗洗手進屋吃飯吧。”

說著一掀堂屋簾子,端碗先進去了。

堂屋裏陳設很簡單,隻有幾把原木椅子,一張掉了漆的圓桌。

最值錢的家具,就屬東邊窗戶下一個雙開門大漆櫃子。

據說,是遲遲已經去世的奶奶留下的陪嫁。

倪家也算人丁興旺,但早飯桌上卻隻有倪老郎中、遲遲、賈氏三人。

桌子中間擺了一大碗煮熟的番薯,熱氣騰騰的。

賈氏一邊把盛好的稀麵湯端上桌,抱怨道,“明知道這時候吃飯,一個兩個都不見人影兒!還要我去請嗎?”

倪遲遲取了個番薯,燙的在手裏顛來倒去。

“大哥和爹爹下地去了,說要趁早翻一遍地。”

“二哥今早出去我看見了,說要尋個安靜地方背書呢!”

“嗯……三哥?三哥好像昨晚就沒回來。”

提起自家不著調的老三,賈氏就來氣。

“他昨晚又沒回來?這孩子!一天銅板沒掙著兩個,就知道整天跟那幫不著調的朋友在外頭亂跑。”

“三哥那是做生意咧!”倪遲遲嗓音甜糯地說。

“做什麼生意?”賈氏沒好氣地說罷,

又放軟了語氣道,“爹,三兒在外麵胡混,您得空也說說他,可別哪天惹出什麼禍事來才好。”

倪老郎中喝著稀麵湯,悠哉道:

“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家的孩子,至少心術都正著呢。”

“老二媳婦,你就別太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