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是重生的穿越(1 / 2)

一九八七年,夏秋

九月的深市,陽光充足,雖然臨著海,但在道裏區這裏仍然顯得悶熱異常,沒有一點風。

不用聽收音機裏的天氣預報,熟悉這裏一草一木的老人,就大多有點預感,又是一起大雨要來了。

黃花街道是前些年劃地開發立廠後,由附近幾個大的自然村合並成立的。

位於道裏區的東南方向,離著區裏那些高樓大廈半遠不近,坐上公交車也需要半個小時的距離。

不過好在跟周圍的幾個廠區離的較近,工作和找工作的人,很多就生活在這裏,論人口密度反倒比區內那些動土工程的地方,要繁華上許多。

酒香村原來叫做四五隊,隻不過這裏大部分人都在第一酒廠工作,四五隊慢慢的就被人叫成了酒香村,地處在黃花街道西北角,算是離區裏最近的一個村隊。

改革開放以後,酒香村又改名為酒香坊,劃歸黃花街道,二百來戶人家的中間,一條芙蓉街把大家分成南北兩個大隊。

街道兩邊蓋樓的蓋樓,出租的出租,人來人往,讓芙蓉街熱鬧的不像樣子。

北大隊東南角,臨兩條主街,一東一南,芙蓉街和黃河街,四棟七層高樓就豎立在那裏,圍成一個長方形,一層四周有幾十個房間,映襯著周圍那些三四層高的小樓是那麼不和諧。

葉新蹲在大樓門口右邊的一個小石台上,看著芙蓉街上往來的人群,不時看看天上的太陽,周圍溫暖的炎熱,化不開內心的疑惑。

三天來,結合原主所有的記憶,終似有點不確定的想,這就是傳說中的重生穿越麼?

葉新出生在六十年代末,是家裏的老疙瘩,上麵還有兩個姐姐,父母生他的時候都已經快五十歲了。

從小到大,葉新一直生活在奉天大山裏的葉家村,四周全是高險的大山,靠著包產到戶的那幾畝田地還有一家小賣部生活。

一直到打通連接外麵的隧道,再到壽終正寢,從來沒有去過離那裏太遠的地方。

初一的學曆讓葉新接受起新東西來慢到讓人受不了,好在村裏除了越來越少的村民,幾家添了新房,幾乎幾十年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葉新性子有點懦弱,話不多,不惹事,父母過世後,就接過父母在村裏開的唯一一家小賣部,兩三個星期去一次鎮裏進貨,然後種種地,采采山貨,生活平穩。

靠著姐姐姐夫的介紹,與外村的一個女人結了婚,生了孩子,生活就是這麼順利,沒有什麼影響他的事情發生。

平常沒事的時候,葉新喜歡坐在房簷下的石墩上安靜的望天,享受寧靜,享受安逸。

歲月再慢也經不起時間的過渡,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村子裏,老一輩人越來越少,年輕人外出的越來越多。

六十多歲的年紀一直這麼慢悠悠的過來,直到有一天葉新的兒子來電話讓老媽去幫著他帶帶孩子,這間住了幾十年的屋子裏,唯獨隻剩下葉新的時候,孤獨的感覺才籠罩在葉新的身上,讓他很不適應。

以前老婆跟自己說,這個小賣部每天賣的錢越來越少,葉新沒有往心裏去。

可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葉新明顯感覺到,以前一個月進貨一兩次,慢慢變成兩三個月進貨一次。

再後來,幾乎也沒有什麼人來買東西,好幾天都不一定能看到一個人影,村子裏像是空了一樣。

有人說,人在死亡的前一刻,能夠預見自己將要走到生命的盡頭,葉新以前不信,但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葉新才恍惚明白了點什麼。

半信不信,但還是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打了個電話,問問過的好不好,像平常一樣關心過問,提醒他們注意身體,然後才平靜的躺在臥房的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