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製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劉國光,劉迎秋,等.2004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3]黃孟複.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200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4]王滬寧.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孫本文.現代中國社會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6]張維迎.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魏傑.企業前沿問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1
[8]劉迎秋,徐誌祥.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200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9]汪丁丁.經濟發展與製度創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張厚義,劉文璞.中國的私營經濟與私營企業主.北京:知識出版社,1995
[11]張厚義.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2]王緝慈.創新的空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3]馮爾康.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14][美]彼得·德魯克.大變革時代的管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15][英]戈登·雷丁.海外華人企業家的管理思想——文化背景與風格.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3
[16][美]小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17][美]伊查克·艾迪思著;趙睿譯.企業生命周期.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18][美]克林·蓋爾西克.家族企業的繁衍.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
[19][日]青木昌彥.比較製度分析.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20][英]安德爾.中國民族企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1][美]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22][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3][美]雷丁.海外華人企業家的管理思想——文化背景與風格.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3
[24][德]馬克斯·韋伯.儒教與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25][英]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26][美]諾斯.財產權利與製度變遷.北京:三聯書店,1994
[27][美]道格拉斯·C·諾斯.製度、製度變遷與經濟績效.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28]趙曙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國際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9]曉亮.私營經濟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0]劉力鋼.企業持續發展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1]郭躍進.家族企業經營管理.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2]劉偉.中國私營資本.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33]姚賢濤,王連娟.中國家族企業:現狀、問題與對策.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
[34]甘德安,等.中國家族企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5]儲小平.家族企業的成長與社會資本的融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36]付文閣.中國家族企業麵臨的緊要問題.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
[37]張餘華.家族企業發展進程及治理模式研究.北京: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38]應煥紅.家族企業製度創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