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中國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7)(2 / 3)

(5)家族企業發展戰略選擇必須建立一個適應企業發展戰略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必須服從於戰略,主要是基於組織結構的分工和協調功能是戰略實施的必要手段,通過組織結構,戰略才能轉化為一係列的製度和措施並融入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發揮其作用。企業組織結構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圍繞企業戰略的目標和政策是如何建立的,而且還決定資源配置的效率。正如錢德勒所言,“如果結構不隨戰略而變化,無效率將接踵而至”。我國一些大型家族企業目前在組織結構方麵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管理層次過多、控製範圍過廣、組織要實現的目標太多、企業專職人員精力過多地消耗在部門之間的協調上,不能專心於本職工作等。因而在今後的發展中,家族企業在實施新戰略而導致企業的規模、經營領域、產品種類、市場範圍等方麵發生變化的同時,要力求對原有的組織結構進行改造和更新,以適應新的戰略的貫徹實施。

(6)家族企業發展戰略必須選擇適當的發展模式。我國的家族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其戰略選擇必須從它的這個特點出發。中小企業特點主要有:一是企業大都處在分散性行業之中;二是市場競爭激烈;三是非規模經濟;四是品種少,市場範圍相對集中;五是資金相對匱乏;六是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為了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以及彌補自身的不足,家族企業在戰略選擇時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戰略模式:

①小而專、小而精戰略。這是根據家族企業規模小、資源有限等特點而製定的一種戰略。中小企業由於實力較弱,很難經營多種產品以分散風險,但可以集中有限資源,通過選擇能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的細分市場來進行專業化經營。采取這一戰略的關鍵是選準目標市場;提高產品更新能力和開發能力;不斷拓展銷售渠道和尋求新的消費者群;采取適當的價格策略。

②靈活經營戰略。家族企業要通過對市場變化的分析,尋求市場空隙,發展自身生存空間。采取這種戰略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要選擇產品壽命周期短,加工工藝簡單,投資少的產品;進入被主要競爭對手忽略的空白市場;中小企業自身有充足能力向空隙市場提供產品。

③特色經營戰略。家族企業由於對市場細分化程度高,選擇的經營領域範圍較窄,可以通過具有與眾不同的經營特色來吸引消費者,在局部市場取得相對的競爭優勢,形成一定的競爭進入障礙。這種經營戰略大都以專利、專有技術具有工業產權保護的條件為基礎,從而有利於企業以獨有的特點長期生存,建立長期競爭優勢地位,不被其他企業所代替。

④聯合競爭戰略。家族企業為了彌補自身規模經濟的不足,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結成較為緊密的聯係,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開發市場,從而有利於各自的生存與發展。采取這種戰略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鬆散型的聯合。這是企業之間僅局限於生產協作或專業化分工的聯係。采取這種聯合方式的企業很難形成利益共同體,整合競爭力弱。第二種是緊密型聯合。如互相持股、按股分息、互相調劑餘缺,建立統一的營銷隊伍等。這種聯合能夠使企業間密切配合,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⑤集約經營戰略。資源是每個國家和企業可持續經濟運行的核心問題和條件之一。由於我國資源緊缺,浪費嚴重,再加上國際上能源供應危機,競爭激烈,這決定了我國家族企業必須改變過去主要依靠高耗資源與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營方式,逐步向集約型經營方式轉變,構建資源節約型民營企業經濟,形成一種投入少、消耗低、產出多、質量優、浪費少或無浪費、汙染少或無汙染、效益高的生產模式與發展途徑,實現節約、高效、可持續利用資源總體目標。

4.要優化家族企業的融資渠道

家族企業的融資渠道不暢是當前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大製約因素。要優化家族企業的融資渠道,必須著重從三個方麵入手:

第一,要完善以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體係。①加快國有銀行的信貸機製改革,建立與民營經濟貸款配套的政策體係。當前國有銀行對家族企業的支持,要從三方麵著手:一是要改革銀行的貸款審批程序和信息獲取渠道,形成適合民營經濟貸款要求的運作機製和政策方針;二是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國有銀行的授信辦法,要給分支機構一定的貸款權限,充分調動基層機構的積極性,提高貸款審批效率;三是可以嚐試在管好對大型企業貸款利率的同時,適當放開對家族企業的貸款利率,形成一種類似“雙軌價格”的利率體係,這可能會對我們的利率自由化起到相當的推動作用。②積極發展民營銀行解決家族企業融資的困難,必須通過引入民營產權和加強競爭來強化銀行的利潤動機。加入WTO後,隨著中國的金融領域不斷對外國金融機構開放,政府應該允許國內的民營金融機構介入金融領域。③積極鼓勵和引導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支持家族企業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至少有下列優點:一是機製靈活,運作成本低,資金較少,能夠與民營經濟一起成長,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推進力量;二是非國有銀行一般具有濃厚的“地方性”,對當地的客戶情況較為了解,從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三是非國有由於自身機製的靈活,會使銀行運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