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出了門,劉玄意這又開口:“其實四郎要是想給二娘買衣裳,大可不必來成衣鋪,我府上就有不少的裁縫,平時府裏人的衣裳都是由她們縫製。”
敖浩心中暗說,這話你怎麼不早說,典型的馬後炮,不過轉頭一想,知道當時在店裏劉玄意其實並不好開口,於是道:“事先不知,不然倒是可以省下一筆,不過女眷的衣裳有了,可我們一起來得還有不少男子,玄意兄不如就勞煩一下府上的裁縫,為我等縫製幾套,樣式等回去之後小弟會畫出來。”
敖浩想的是在州裏也曾看見不少漢人著胡服,就是自己等人也沒引起路人的側目,想來做出幾套現代點的衣服也不會讓人反感,過幾天正是要拍賣玻璃瓶,不如就乘此機會把現代的服飾帶入大唐。
“小弟忽然有了一個主意,可能要借用一下貴府的裁縫,大量的縫製一些衣裳,為幾日後的事情做準備,還請玄意兄幫忙。”還沒等劉玄意回話,敖浩接著又道,他的想法是在拍賣會上讓所有的仆役和人員都統一著裝,這還是因為劉玄意說府裏有大量裁縫,所以他靈機一動想到的。
想想拍賣會上所有的人員都穿上西裝整齊劃一的樣子,不引起轟動就怪了,當然了敖浩不可能去挑戰現有的服飾製度,尤其是女裝,有了當初二姐的告誡,他對此很小心,要不然早就給三姐做出現代的裙子了。
他想到的是自己的拍賣會拍賣的是唐人認為的琉璃,琉璃這個東西當時以西域為最,那麼出現胡裝也就能夠被人接受。
而且像漢服這樣的傳統服飾好看自然是好看,但太繁瑣,穿著不方便,更為突出的缺點則是幹活的時候束手束腳,哪怕是農戶的裝束也還是有些不便,在敖浩的眼中,漢服作為禮服,或者身份的象征當然是好的,但中下層則沒有必要在做活的時候也這樣穿著。
“當然可以,不知四郎又會有什麼神奇之處,為兄有些迫不及待了,不如現在就回轉去。”劉玄意是最早接觸敖浩的人之一,而且每次敖浩呈送的信件和物品都有過目,知道敖浩點子多,故有此言。
一行人的興趣都被提了起來,留下兩個隨從在這裏等待接劉奇、小虎和敖浩的族人,其他人則趕緊回到刺史府。
西裝,敖浩一點也不陌生,不說自己常常穿,更加因為母親就是個裁縫,對於西裝的剪裁縫製得心應手,一把尺子和一支劃粉,就能在布料上精確的將要裁剪的衣服結構全數直接畫出來,敖浩耳濡目染之下也記住了大概,仔細思索一下就能把關鍵想明白。
敖浩依然用的是鴨毛筆,蘸了墨汁,在紙上將西裝的樣子畫了出來,又畫出了分解的樣片,尺寸都是經過了換算的,敖浩沒有母親那種本事,而且也沒有劃粉,隻能先在紙上進行打板。
為了便於批量縫製,敖浩采用了統一的標準,人選也讓劉玄意挑選一米六五左右的下人,二十個。
西裝不是單單隻有衣褲,還要有相襯的領帶、皮帶和皮鞋,敖浩也一一連同製作方法畫了出來。
圖紙上的衣服和領帶還不能給眾人很直觀的理解,但皮帶和皮鞋卻很好理解,皮帶在胡服中早就是多見的事物,叫做蹀躞帶,也就是皮革腰帶,唐朝貴族普遍流行革鞓上隻綴方型帶銙的玉帶;皮鞋在唐朝被稱為靴,有長短之分。
所以眾人一看便懂,隻是敖浩畫的蹀躞帶扣更加精巧,靴子也更加短和美觀,製作方法似乎要複雜一些,但這部妨礙大家對這種東西的喜歡。
劉玄意趕緊將工匠裁縫召集過來,敖浩就這些人不明白的地方進行了講解,然後命令趕緊做出一套樣板,讓眾人先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