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章邯受死(1 / 2)

@@打算將書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繼續關注和支持!

此時,逃命到黃河以西的章邯心灰意冷,做好了領罪受死的準備,卻遲遲未見朝廷來使。

“大哥,我軍大敗,朝廷遲遲未派使者來治罪,恐怕沒那麼簡單。難不成是要誅連我族?”隨章邯出戰的弟弟章平心急如焚。

“二弟多慮了,大不了大哥向朝廷請罪受死。”章邯安慰道。

“將軍,陛下一向最恨臨陣脫逃。將軍雖然是為了保存我秦軍主力,無奈而為之,但陛下他並不一定領情,我看章平所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將軍不可不防啊!”軍中長吏司馬欣憂心道。

長吏是屬官之長,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皆置有此職位,相當於現在主官的助理。

章平頻頻點頭,附和道:“是啊!大哥,司馬長吏說得沒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大哥真的要再考慮考慮對岸來信的事。”

章平口中所說的對岸來信是這樣的:

在章邯成功率十數萬亡命鐵軍逃過黃河後,攝於章邯大軍的實力,項羽聽從了範增的建議,不冒然渡河追殺,而是派人送來了範增親手起草的一封勸降信。

在信中,範增如是說:“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數,而最後竟被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辟榆中幾千裏的地域,最終竟然斬於陽周。他們功勞如此之多,但最終還是難逃一死。如今將軍為秦將三年了,所損失的士卒以十萬計,而諸侯軍同時並起,越來越多。將軍認為自己還能活嗎?將軍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況且天要亡秦,世人皆知,將軍卻還在為這個即將滅亡的國家助紂為虐,豈不可哀!將軍何不倒戈與各路諸侯聯合,簽訂和約,共同攻秦,割地為王,南向而坐,稱孤道寡,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兒被殺,哪個比較好一些呢?想必將軍心中早有數。”

範增的來信句句說到章邯的心坎,他確實有所心動,但一想到自己若是投靠亂軍,留在鹹陽的父母、妻兒無疑將得為自己受死,他還是猶豫了,“無論如何,隻要陛下一日不下詔,我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家老小為我而死。”

“大哥,恐怕這時父親、母親、侄子他們……他們早就被陛下給抓起來了。”章平無奈地哀歎道。

“二弟不必多說了。”章邯堅定地打消了章平的念頭。

雖然他口頭上堅定地拒絕了投靠亂軍的做法,但他是有苦無處可訴,有冤無處可伸,身心俱憊。自從決定率大軍不顧王離而走的那一天起,他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天安穩的覺。

他比誰都更加了解朝廷,無論如何,這次他都難逃一死,隻是在自己的生死和父母、妻兒的生死之間,他實在難以抉擇。而他的抉擇,不僅僅是兒女私情,還關係到帝國的生死。一旦他投靠了亂軍,帝國將失去繼續支撐下去的唯一希望——亡命鐵軍,帝國的覆滅無疑隻剩下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