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將書名改成《大秦三千年》,希望各位繼續關注和支持!
忙碌的時間猶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就到了九月初七。這是一個充滿陰霾的秋日,西風陣陣,讓人不由心生悲愁。
天剛蒙蒙亮,夜晚的寂靜還未完全褪去的時候,鹹陽宮前已是人山人海,不計其數,似乎整個鹹陽宮的人全都出來了。
這是給始皇帝送葬的隊伍,他們將陪著始皇帝的靈柩從鹹陽城一直送至六十多裏遠外的驪山皇陵。
送葬隊伍的規模比始皇出巡時有過之無不及。除了警衛帝都最精銳的將士之外,還有手舉著各種顏色和圖案旌旗的仆役,遮天蔽日。
隻是在這些旌旗的後麵,六匹高頭白馬拉著的銅鑄安車換成了冰冷的靈柩。
靈柩被幾百個身穿深黑色衣服、帽上插著黃色羽毛的仆役用長長的竹杠抬著,高高地聳立在他們的頭頂上,以極其威嚴而莊重的方式緩緩向前移動。
始皇帝的靈柩就這樣非常緩慢地向前挪動著。方形的靈柩上頂著一個偌大的金球,金球被一塊邊幅很寬的織錦罩起來。
隨著太陽冉冉升起,使得靈柩上的黃色綢緞就像是天上的一道燃燒著火焰的金色河流,流光異彩,耀人眼目。
那金色的猛虎在柩布上呼嘯,百獸在金黃色綢緞上翩翩起舞,交織出一種斑斕的色彩。柩布下麵,是一個鑲滿密密麻麻的珠玉和翡翠的巨大棺槨。
棺槨內有著極其奢華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都是在丞相李斯的親眼見證下,在棺中葬寶儀式中放置進去的。
在始皇帝的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了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厚度達一尺。始皇帝的頭部上首為隨侯珠,頭戴珍珠龍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鵝卵。
身上穿著一件由兩千九百九十九片溫潤晶瑩的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的金縷玉衣,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一模一樣。
身左放了一蹲玉雕蒼龍,身右放了一蹲玉石睚眥。腳下放置了淺天藍色碧璽螭龍,兩邊各放了翡翠製成的玄武、白虎、麒麟、旋龜和寶石製成的混沌、窮奇、檮杌、饕餮等神獸,以及九尊玉石駿馬、九尊玉石赤鹿。
除此之外,棺槨內還放有由李斯親手撰寫的《大秦律典》,包括《軍爵律》、《田律》、《廄範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等。
在葬殮完畢後,又被倒入九石珍珠和九千九百九十九塊寶石,像瀑布一樣鋪滿整個棺槨。
緊隨在靈柩後的是一列悠長的馬車。走在最前的是一輛駕著八匹駿馬的金安車,車上坐著始皇帝的幼子,也就是即將成為二世皇帝的胡亥。
緊接著的是三十三輛各駕著四匹駿馬的銅安車,車上坐著始皇帝的其他子女們。
之後的是三輛各駕著兩匹駿馬的銅安車,依次分別坐著帝國的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和禦史大夫馮劫。
再後的是九輛各駕著兩匹駿馬的木安車,車上坐著帝國的九卿大臣們。最後麵的是無數輛各駕著單匹馬的木安車,車上坐著來自帝國各地的其他大小官吏。
最後的是一隊牛車,車上滿載著琳琅滿目的陪葬品,沿途發出“吱吱”的響聲,在泥土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轍痕。
沿路兩旁每隔一步就有兩名相向佇立的士兵。士兵們全都身著甲胄,手持長矛,當始皇帝的靈柩經過時,紛紛單膝下跪,叩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