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不放心,還是讓人走了一趟,除了表現的仁慈,更是鞭策鞭策那個會借勢的奶嬤嬤。剛剛信裏講了,唐蓮鎮住著輔國公的嫡長女蓮山縣主。蓮山縣主是先皇冊封,據說是食千戶俸祿,享受五千護衛儀仗,封地兩郡。如此家世,她和大人得罪不起。希望那姬姓母女不要惹了禍,連累了她。
信中還說了,姬嬤嬤在落戶時候受了縣令的敲打,還有縣令的話裏話外讓老實點,然後又要很容易打探出來的消息,她肯定姬嬤嬤哪裏得罪了人家。
品簫這胎有可能是大人的,也有可能是劉乾坤的。哼,這可是一筆糊塗賬!
李嬤嬤帶著四個小丫頭五天後來到唐蓮鎮,拍開了姬嬤嬤的新家。
“哎呦,李姐姐你怎麼來了?這會夫人正是緊要時刻,那裏輪到你出來?”
姬嬤嬤一邊熱情的讓座,讓嫣紅上茶,還偷瞄跟著的四個小丫頭手裏都捧著壇子呢。這是夫人忘不了她的恩情,來送節禮了?
李嬤嬤倒也是不客氣,她是王大人的奶嬤嬤,可比她在夫人麵前得臉。
坐在主座上,開門見山的說“姬嬤嬤,我也就不羅嗦了。今個領了夫人的差事,辦完了就要趕回去。”
“有什麼事,讓小丫頭來說兩句就是了。這麼辛苦!”姬嬤嬤也是有點摸不準怎麼夫人拍了得力的人出來。
“為主子辦事,沒得辛苦說。再說了,能辛勞也是主子看的起。”
“是,是,對了,夫人是這幾日發動了吧?這次一地能生個嫡長子!”姬嬤嬤由衷的說著好話。再次能搭上知府這條線,她在唐蓮鎮的日子就好混了。
“咱們還是先交了差事再敘舊好了。”李嬤嬤一揮手,四個丫環把手上的壇子放在了桌子上,退出了門外。
“這是?”姬嬤嬤按耐不住欣喜,這是夫人送她的節禮了吧?
李嬤嬤笑著說“夫人感念姬嬤嬤對她的恩情,前個有人孝敬了一車子皮蛋,想著嬤嬤您愛吃,就巴巴的讓我送來了。”
“夫人,夫人,老奴,老奴還要回去伺候您啊。”姬嬤嬤感動的熱淚盈眶的說著。
“夫人是個念舊的人。姬嬤嬤,夫人有話捎給你。”
一聽這樣,姬嬤嬤也不很擠眼淚了,趕緊用手帕摁了摁眼角,顫聲說道“謝謝夫人的關心了,有什麼事讓老奴辦的,就是赴湯蹈火也辦得。”
“那倒不用,夫人我對你說,在唐蓮鎮上,你做事不要處處抬出知府大人名頭。輔國公家嫡長女蓮山縣主就居住在唐蓮鎮,你可小心些,不要得罪於她。”
聽了這話,姬嬤嬤心裏嘀咕著:還真是住著貴人啊。
“老奴記得了,辦事,說話會處處小心不得罪縣主娘娘。”
李嬤嬤起身對她說“姬嬤嬤,我這會要走了,夫人交代的事情辦妥了。我就先走一步了。”
“李姐姐,在這裏住幾日唄?家裏還有幾間閑屋呢。”姬嬤嬤挽留到。
李嬤嬤假裝有想起來說到“對了,都忘了告訴你了。你那書生女婿退婚那小戶女現在是蓮山縣主的正聘嫡親媳婦。要是想潑髒水什麼的伎倆少用,還有不要連累夫人!”
“什麼?”姬嬤嬤聞言,心下一陣發怵!她不由得想起來品簫原先打算讓那小戶女做小的事。
看著愣呆呆的姬嬤嬤,李嬤嬤連告別的話兒都沒有說,就帶著四個丫頭走了。既然以後是陌路了,說什麼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