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朝廷應對(2 / 3)

良弼默然,聽著載灃敘了一會苦後,從懷裏摸出一張紙說道:“王爺,這個是軍諮府剛到地秘報,僅存的那些在江南地秘諜們證實了這回的消息,趙忠強這回手太狠了,連毓秀都殺了。七天前的事了,安慶城裏有品級的官員殺了三成,連家人都沒放過,一把火燒了,還推說是什麼匪兵作亂。在安慶的秘諜也給拔掉了,隻逃掉兩個人而已。”

軍諮府是七月份的時候朝廷方麵在良弼等人的建議下仿照日本的參謀本部建立的軍事參謀機構,統籌全國陸軍和海軍事宜,因為軍諮處的負責人載濤是個京劇表演藝術家(的確如此,沒有諷刺的意思,曆史上此人的確是京劇票友裏相當出名的人物),22歲的小夥子對軍務是一竅不通,所以實際管理的權力是在良弼手裏。所謂秘諜,也是因為這些年朝廷對南方的控製力降低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因此建立起來的一隻情報力量,端方生前手下的“秘營”其實就是秘諜的一部分。在端方死後,這隻秘諜在江南地區沒有直接負責人,所以就被接過朝廷大權的載灃交給了軍諮府來管理。

“是真的?這真是反天了……”載灃走回桌邊拿起一份奏章說道:“連馮國璋都幫著他遮掩,說什麼總督衙門沒有辦法調解安徽的內亂,趙忠強這麼做也不算逾越。他連咱們八旗子弟也照殺不誤了。這還不算逾越?”說到後來他也泄氣了,因為載灃心裏清楚自己最多隻能在嘴上說說,如今地局麵由不得他像年初對袁世凱那樣來處置趙忠強。

良弼在一邊,沒有輕易ha嘴,隻是看著載灃發脾氣。身為多爾袞後人的他,身份還是稍顯尷尬,必須表現得更像職業軍人。而不是政客,如此才比較容易得到信任。他固然希望改變如今的危局。但時常有懷才不遇的感覺,又見當權的都是一群無能的庸才,也隻得做自己能做的一切,並希望能讓和自己比較親近地載灃這位實際當權者有所成長,不然這樣的爛攤子絕不能是如今地這群年輕的勳貴們可以收拾好的。

載灃搖著腦袋說道:“真恨不得帶著兵到浙江把這個混蛋剿滅!馮國璋也是kao不住,虧得我們八旗的勳貴子弟有好多都喊他老師,把他放到兩江那麼重要的地方。卻出了這麼大的亂子!他的北洋第五鎮是做什麼吃地?賁臣,你說,該怎麼辦?”

自打張之洞死了以後,朝廷方麵對漢族官員是越發的不信任了,他們覺得張之洞的死標誌著那一代的漢族“忠臣”再不會出現,剩下的都是袁世凱這樣的野心家。因此載灃上台後任用了眾多旗人裏的青年子弟,其中又以良弼和鐵良最受人稱道。良弼感受到載灃此時的無奈和無助,有些憐憫地說道:“王爺。還請先坐著,緩一會,我再跟您說一說善後的事。”

載灃有些愕然的問道:“難道就這麼算了?他可是犯了大罪啊,要是不聞不問,這樣其他的督撫還不都跟著反了天啊?”

良弼搖了搖頭說道:“這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可是如今王爺您也明白。朝廷的話在南方是派不上多大用場了,要是我們動了趙忠強,他是肯定要造反的。浙江一亂,其他省份就會有樣學樣,那樣事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頓了下接著為載灃解釋道:“這回趙忠強隻動用了一協就打垮了安徽半數地精兵,其人的統兵之能不言而喻,還有,如今的杭州知府,當年朝廷多方延攬都不為所動的楊度楊皙子就是他的謀主,有這樣的毒士在。若是朝廷動了趙忠強。楊度必定會積極的出謀劃策,讓整個南方都跟著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