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夥計,我們真的應該把它砍掉了,要不然琳達和凱森他們會在這兒出事的。看,這家夥的體形越來越大了,占據了半條路的空間。”約翰望著已經長得粗壯如柱的胡楊樹說。“是啊,這麼久了,我們還是沒有砍掉它,這回我們該用鋸子鋸嘍!”傑森邊說邊蹣跚著向家裏走去,他決心用小鋼鋸鋸斷它。
可是,由於他們已老邁,再也拉不動那把小鋼鋸了。
我們的人生曆程中,總是有很好的機會和最佳的奮鬥時間,如果那個時候不懂得把握而推遲到了明天,就很可能與成功失之交臂的。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們不要想到偷懶或者拖延,這可能會讓一個簡單事情變得複雜,當你回過頭來再想做好這件事情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力不從心了。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樣簡單容易,因為我們錯過了最好的行動時間。
這種不能及時完成事情的習慣,其實就是拖延。這種習慣不僅對自己不好,在社交圈中也容易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絕對是一種於己於人都不好的處事習慣。在社交活動中,對人對己,都不應該養成拖延的習性。有些人總是喜歡在約會的時候遲到,而且總是有很多的理由來自我解釋:“對不起!我實在太忙了。”如果不信的話,可以來看看下麵的幾個例子:
例一:當老板可真不容易。王總近來發現下屬不好管理了,尤其是那個銷售經理許海,交給他去做的工作老是不能按時完成。開會的時候他經常是最後一個到,訂好的計劃一到他去執行就總會遇到各種阻礙:什麼客戶出差了呀、路上堵車、生病了、材料還沒有準備好等等。王總對他很是惱火,要不是礙於推薦人(那可是公司的一個重要客戶)的情麵,早就把他給開除了。
例二:作為市場部的經理,王先生感覺到壓力很大,因為老板要求他必須在下周一的公司例會上提交一份非常重要的市場分析報告。王先生很清楚這份報告對公司和對他自己的重要性,因為這份報告將關係到他個人年底的績效考核。可是,他覺得完成這份報告是一既繁又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加班來搜集資料。總之,這是一項足以讓他忙得焦頭爛額的任務。於是,他的老毛病——拖延又犯了,不過像以前的每次拖延一樣,他依然找了一個讓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我需要好好考慮,好好規劃一下。直到周日,也就是最後一天的時候,他連續工作了10多個小時,才將報告完成。可是,就連他自己對報告的質量都不滿意,結果可想而知。到了周一,當他把報告提交給老板時,他已經能從老板那不滿的表情中知道了自己今年的績效考核分數。就這樣,他再一次嚐到了自己拖延的苦果。
例三:王勇有個壞習慣,做事總喜歡拖延。如果有什麼事今天做可以,明天做也行,那他絕對會拖到明天去做,所以朋友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磨蹭大王”。在學校裏,這個習慣還沒給他帶來多大影響,頂多是晚交報告被教授說幾句。但到了社會上,他卻因此吃了不少苦頭。畢業後,王勇—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有一天,—個同學告訴他—個消息:某市公開招聘三名電台主持人。聽到這個消息,王勇高興壞了,他的語言及外形都沒問題,而他的學曆也頗具優勢,更重要的是當電台主持人是他最大的理想,這可真是天賜良機。那什麼時候去報名呢?王勇想:過兩天吧!我總要準備準備。於是—天拖過一天,五天後,他終於決定行動了!然而:當他風塵仆仆地趕到某市時,電台工作人員卻告訴他,三天前報名就截止了。於是王勇隻好懷著遺憾回了家,他自己也明白,以後很難再碰到這樣好的機會了!
從小我們就聽到,今日事今日畢的說法,這絕對是一個成功者基本必備的素質和習慣。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如果你很早就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你成功的步伐肯定會比別人要迅速得多。
在人生中,我們要行動,而且要果斷地行動。不要去猶豫,拖延,事情依然在那裏,不會消失,你還是需要麵對,而且當你再次麵對的時候,可能情況又會發生變化。明天還有新的事情要處理,一定要及時地將今天的事情做完,你才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去處理明天的事情,不會為自己造成很大的負擔,這是一個聰明人和成功者的做法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