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四幕 暗潮湧動(十一)(2 / 2)

鹿凡休仔細體會了一下施展異能時的感覺和心態,他拔下一根頭發,捏在手中一拋,念頭一起頭發當即懸停,如同他為王上,敕令之下,臣下莫敢不從。但生命體對他來說像是蠻夷,一概不服從他的王命,對他不理不睬,甚至如果他強硬下令的話會被反噬。

為了避監察者的耳目,他施展異能的時候不需要擺手勢,慢慢地他才明白,手勢和異能的關係就像劍花和舞劍,舞劍的人總是習慣挽個劍花再開耍,所以劍花隻是個附帶品。鹿凡休覺得這個像巨雕振翅似的手勢是他身世的烙印,想要揭開身世之謎,必須找出另一個明白這手勢的涵義的人,不過也許全世界懂這個手勢的人獨他一人,那他的身世會一直是個謎。

鹿凡休被越獄計劃的第一步困擾了好久,但袁韻伊也是別無選擇,她第一次在鹿凡休的身上看見了希望的曙光,無論如何她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越獄是一次豪賭,而她無疑是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賭徒,壓上了全部的籌碼,要麼輸得傾家蕩產,要麼贏得盆滿缽盈,贏來最可貴的自由。

卿不語在幾排書架中穿梭,偶爾停下來從橡木製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快速翻動幾頁後再放回去,他的瀏覽速度在旁人看來像是看不進書的人在無聊地翻書,然而他卻把書中的內容一字不落地儲存在了大腦裏,可隨時調取。他在擺脫睡眠的同時也意外撿來了一種能力——照相機般的記憶力,形象一點來講,他的腦袋裏藏著一個狗仔師團,當他碰上一些需要刻意銘記的內容時,腦中的狗仔就會一擁而上扛起照相機把內容捕捉下來,什麼時候回憶就什麼時候衝洗相片。

卿不語扽了扽汗津津的襯衫,剛來書架間走了幾個來回就出一身汗,胖子千般好,就是愛流汗寫一點不好。相比身體上的不適,腦袋中的一團亂麻更令他難受。他又複原了母親的一部分日記,這次的內容不是在史書上摘來的,而是猜想,漫無目的的猜想,卿不語感覺他被元宵佳節的紅燈籠簇擁著,燈籠上寫滿了令人頭疼的燈謎,而母親日記裏的內容比燈謎還難猜。

秦始皇嬴政的父親叫嬴異人,呂不韋說他“奇貨可居”,輔佐他十四年,不惜傾家蕩產也要助他登上王位,十四年幫助一個被排擠的庶子,變數之大難以想象,呂不韋這麼一個聰明的商人看上了他哪一點?嬴異人為何名為異人,是他特立獨行還是舉止怪異?還是他在某項特質上異於常人?

宋朝的軍力明顯不弱,但為什麼被無論在軍事還是經濟上都較為落後的金滅國,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宋朝武將的地位一落千丈,皇帝甚至詔令清剿危險分子,導致所謂的危險分子大規模叛逃投金,這些人犯了什麼才會讓皇權感覺畏懼,不惜全力革殺呢?

元朝建立了世界第一大版圖的帝國,元軍在橫掃歐洲時屢屢屠城,即便連婦孺孩童老弱病殘都不放過,他們屠城的原因真的僅僅是不爽在征戰殺伐時身後活動著異族人嗎?他們更像是在消滅什麼,為消滅它寧願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

明朝的一位兵部尚書先斬後奏地燒毀了鄭和的航海日誌,僅僅是為了不讓這些資料蠱惑新皇帝嗎?還是日誌裏藏著不可告人,不可公之於眾的秘密?

清朝的閉關鎖國僅僅歸咎於思想僵化不思進取嗎?還是在規避某種力量的滲透和外逃?

……

從母親的日記裏卿不語推斷曆史上存在一股神秘力量,應該是《孫子兵法·軍爭》原篇中所指的“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這股力量是湮沒在曆史上的長河中還是仍舊藏在陰影中呢?如果擱在以前,卿不語會認為是前者,畢竟浩浩湯湯的曆史潮流可以淹沒任何人,但自從遇上鹿凡休,他堅信後者,他猜這股神秘的力量被擄走了,可擄去哪裏了呢?

卿不語走出藏書室,他家的藏書時大多是一些沉得要命的大部頭,平常人連翻都懶得翻,可惜這些大部頭都隻能提示給他隻言片語。

卿不語從冰箱裏取出一杯冰水喝下,他已經快逃學一個月了,但無關緊要,他在大學二年級就修完了全部學分,位列超速畢業榜第一位,他現在要忙一件更重要的事,如果順利的話,鹿凡休被擄往何處的答案就會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