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2 / 3)

一、不戰而勝的兵法謀略

1用兵以謀,取勝之道

2伐謀之道,慎戰速戰

二、威加於敵的製勝砝碼

1實力雄厚,智謀超群

2有備無患,來則能戰

三、企業經營的伐謀韜略

1企業經營,謀劃為先

2管理時間,爭取效率

3企業智囊,獻計獻策

4危機管理,未雨綢繆

5企業競爭,實力比拚

6企業伐交,決勝渠道

四、現代商戰的有效謀勝

1商場搏殺,以智取敵

2企業伐謀,擴充發展

法則七剛健有為 —— 成功的非常激勵

“剛健有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現代,主要用於有誌之士進行自我激勵。在追求成功中發揚自強自立、奮發有為、矢誌不渝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進行大膽變革和不斷創新,最終達到建功立業的人生最高境界。

一、激勵成功的人生強音

1厚德載物,奮發有為

2自立自強,自力更生

3矢誌不渝,堅韌不拔

二、自強不息的奮鬥作為

1大膽變革,不斷創新

2盡心竭力,晝夜不懈

3天道酬勤,揚善棄惡

4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建功立業的大成智慧

1以德為先,自強不息

2克己自勝,有誌竟成

四、現代企業的文化精神

1興企之本,苦練內功

2企業輝煌,文化傳承

法則八中庸之道 —— 處世的至善方法

“中庸之道”是儒家奉行“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處世之道,對中國人具有深刻的影響,但也曾經受到過誤解。其實,在現代,它也是恰到好處的為人處世策略。其主張的中和、從容、從善、謹慎、和諧與平衡等處世方式,仍具有巨大的借鑒意義和現實作用。

一、恰到好處的為人之道

1無過不及,適中合度

2無偏無頗,從容中道

3無反無側,君子時中

二、聖賢奉行的處世交際

1執其兩端,物極必反

2中和之道,和而不同

3調節人際,彰顯智慧

三、行為方式的實用策略

1性剛行偏,輕重有權

2時中行中,前程坦途

3曲解中庸,誤人害事

四、現代處世的行動指南

1威而不猛,以德服人

2言行中和,至善至美

3謹慎做人,適中處事

4修養身心,天道至誠

5合情合理,避免迂腐

6領導尚中,從善如流

7和諧企業,和諧管理

8用人以才,正心誠意

9角逐商場,中庸為器

10平衡發展,執兩用中

法則九圓融大智 —— 為人的絕妙心智

“圓融大智”本是佛家經典理論,後來逐漸演變為世俗中無所障礙的為人處世大智慧。其所主張的協調、融通、調和、豁達、善變等處世策略,對現代人際關係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

一、無所障礙的處世妙策

1佛家典藏,人生大智

2諸法實相,超於世俗

3諸宗融合,圓融處世

二、無盡圓融的人生大智

1確立協調,消除隔閡

2融通和諧,融合發展

3圓融處世,成就功業

三、和諧默契的協調藝術

1化解矛盾,和諧相處

2溝通心結,達到默契

3調和之道,謙和之心

4職場圓融,前程通達

5圓融處世,豁達為人

6圓融領導,寬嚴兼備

四、現代企業的圓融發展

1市場競爭,通達善變

2圓融發展,暢通無阻

法則十方圓之道 —— 行動的實用準則

“方圓之道”出自於《易經》,是我國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方”指做人原則,“圓”指處世藝術,二者結合,人方為本,以圓為器,方圓行事,圓方做人,其間蘊含著深刻的辯證的處世智慧,是現代人為人處世的行動準則。

一、行方智圓的處事之道

1以方為本,以圓為器

2方圓行事,圓方做人

二、方圓有術的實戰行動

1方圓處世,不苟拘泥

2方圓形態,隨勢交際

3方外有圓,圓中有方

三、方圓運用的操作方法

1內方為本,外圓為道

2以圓應物,慎言謹行

3圓中求方,恩威並舉

4行方處圓,固守原則

5隨方應圓,衡情論理

四、現代成功的高超智慧

1無方不立,無圓不成

2方是道德,圓是水平

3方圓為用,管理為體

4方圓並用,恩威兼備

5屈節是圓,取勝是方

法則十一韜光養晦 —— 逆境的終極智謀

“韜光養晦”可謂是逆境生存的經典叢林法則。其實,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逆境,關鍵是如何走出逆境,如何從逆境崛起。不僅弱者在逆境需要韜光,強者在順勢也需要養晦。這個法則教人弱勢示弱、強勢避強,采取才略斂藏、苦煉內功、低調做人和謙虛做事的態度,真正做到弱者崛起,或強者不衰。

一、高深莫測的叢林法則

1才略斂藏,待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