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農曆十月初七 (公曆11月25日),清廷派往四川的欽差大臣端方,在資州被自家所帶入川的起義 “新軍”所殺。同日,成都宣布獨立。

消息傳來,當天晚上,眼見大勢已去,清軍駐自流井最高首腦巡防軍徐統領,為保全自身及手下官兵弟兄,主動聯絡井場有名望的鄉紳,在湖廣會館 (湖廣廟)宣布率部 “反正”,脫離清廷。

徐統領當著自流井一眾鹽商鄉紳、士子文人的麵,摘下自家官帽,剪去頭上那條長辮子,以示反清信念。三天後,徐統領就帶巡防軍撤離了自流井。

卻說安定營那幫清軍,那件驚天刺案發生後,其首領夏管帶雖僥幸撿得條性命,卻手腕負傷,數日未愈。其心理大受影響,況且時局勢已亂,他無心戀戰,就借故養傷,離了軍營。

同誌軍圍打自流井時,坐鎮指揮全局的徐統領,眼見安定營已無力獨當一麵,且對之也不大放心,就將安定營分散,並入巡防軍各部。

徐統領帶巡防軍脫離清廷,安定營餘部樹倒猢猻散,散兵們各找出路,少數人棄暗投明,參加了各種路數的同誌軍。安定營的大部,往富順縣城撤走,欲經沱江順流下瀘州,再朝川滇黔邊界尋找安身之處。哪知,還沒抵達縣城,富順已宣布反正。這幫安定營殘部,即被富順起事的同誌軍包圍擊潰,全軍覆滅。

當年農曆十一月中 (公曆12月20日),自流井部分鄉紳士子齊聚湖廣廟,議計籌建 “自貢地方臨時議事會”,作為地方管理機構。

年底,自流井、貢井 “自貢地方臨時議事會”,在井神廟正式成立。各界人士共推選首屆議員六十人。除鹽商鄉紳代表外,自流井、貢井兩場有名望的士子文人,如曹篤、吳堅仲、李世楷等,皆選為議員。

自貢地方臨時議事會下設軍事、財政、交通、教育等四個科。

作為自流井保路同誌會會長,吳堅仲眾望所歸,好多人都希望他出任自貢地方臨時議事會的首任議長或副議長。但吳堅仲堅辭不就。

吳堅仲抱著做點實事的意願,出任地方臨時議事會軍事科科長。其後,在原東興書院舊址,創辦了一個陸軍講習所。

幾個月同誌軍隨軍轉戰經曆,使吳堅仲深感民軍中軍事人才缺乏。自流井新政權建立後,他籌辦起這個陸軍講習所,為整備加強新政權軍事力量打基礎。

這是全川第一個陸軍講習所,比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創辦陸軍軍官學校早了十多年。第一批招收六十個學員,基本上是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有誌青年。

蔡三也報名應考,作為特殊錄取對象成為第一批學員,而且擔任了班長。林世琪也投筆從戎,進了陸軍講習所。

吳堅仲創辦的這個陸軍講習所,與黃埔軍校一樣,學製為半年。課程設置上,理論與實戰相結合,以實戰為主。

同時,吳堅仲還說服老友李世楷出山,在他主持的陸軍講習所,兼國文與曆史兩門課,同時出任地方臨時議事會的教育科科長一職,為發展家鄉教育事業盡力。

世楷先生也盡職盡力,在他就任地方臨時議事會教育科科長期間,盡管時間才短短幾個月,他就在自流井親手創建,或呼籲督促各方籌建了二十多所中小學堂。

這裏,還要提及的是那位趙安明趙師爺。李鬆海與蔡三成立自流井同誌軍時,曾一度邀趙安明來軍中,出任同誌軍的軍師。

但趙安明堅決不肯,說他其實不是當軍師的料。以前說想正式從軍,試一試當年諸葛亮,坐鎮軍中當 “軍師”的味道,那都是 “說起耍的”。

但同誌軍臨撤出自流井的前一天晚上,趙安明又突然來武館找到李鬆海,說是如能保證每天有好點的葉子煙給他抽,另外, “三天兩頭有牙祭可打”,他趙安明還是可以來同誌軍軍中,試一試當軍師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