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李嘉城所采取的做獨家買賣的商業策略,確實代表了商戰競爭中的最高水平。越是熱點集中的行業,越是商家雲集的地方。要想在這個熱點行業中巧妙地擊敗對方,就得要做自己的獨家買賣。做獨家買賣,一要有眼光,二要具備實力。
不必過於相信什麼“專家意見”
創業其實根本就不複雜,它之所以會被認為深奧複雜,非得依賴專家才行,是因為投資人不知如何應付不確定的投資環境,誤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導致理財成為焦慮之源、困惑之端。焦慮不安使得人們不知所措,無法使自己冷靜地作決策,總是想聽聽他人的意見。
有些人認為如果沒有專業素養,想靠投資致富就會難上加難,但是我們分明卻看到許多人不懂股票、房地產,但卻能夠投資致富。成功地利用理財致富者,大多不是專業投資人,而專業投資人未必能夠以投資致富。
因為不懂如何麵對未知且不確定的投資環境,誤以為必須具有先知的能力,或是要有高深的分析判斷能力才能做好投資創業,許多人便習慣性地把理財決策托付給專家,而偏偏專家們又經常發表相互矛盾的“專家意見”,十個專家有十一種說法,使得理財世界變得更為複雜,從而增添了投資人對理財的困惑。
以專家的意見主宰你的理財決策是非常危險的。投資理財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所以投資人應想辦法充實理財知識,讓自己也成為專家。事實上投資理財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調整好心態並能身體力行,不需靠專家也可以致富。擁有正確的理財觀,你可能比專家賺得更多。
因此,在此奉勸投資人,必須逼著自己即時行動,開始投資,停止再問“何時會漲”、“哪一隻股票可以買”或“我買的XX股票現在是不是該賣”諸如此類的問題。
天下沒有人知道正確的答案,更沒有救世主。
事實上,如果有人真的知道何時會開始上漲,或是哪一隻股票一定可以買的話,他早就已經有錢到不必靠當分析師或專家來謀生了。所以,仍需再次強調,即使你不知道“何時會漲”或“哪一支可以買”,仍然可以利用投資理財致富。所以別再浪費時間研究這方麵的問題了。
自從證券市場誕生以來,已有無數的人前仆後繼,投入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些問題,結果是這些人都很懂股票,也稱得上是股票專家,卻沒有人真正能靠投資股票而致富。
投資理財並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不花太多時間於投資理財的人反而會做好理財。
根據統計部門的統計,從事股票投資者平均每天花三個多小時用於研究、分析股票及看盤等活動。選股困難嗎?投資股票賺錢嗎?終日追逐股價變動,你的報酬率究竟有多高呢?通常是越用功研究股票者,賠的錢越多。
一般投資人常犯的毛病是“半途而廢”,遇上多頭時期就躍躍欲試;遇上空頭時期就心灰意冷,幹脆完全離開股市,沒有耐心與毅力,難有成就。反之聰明才智稍差的人,自認不懂得何時該買、何時該賣,反而比較能堅持到底。
事實上,投資致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采用投資理財策略——“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一言以蔽之,就是達到“無所事事、無為而治”的境界。
無為而治有誰不會?令人驚訝的是,在投資理財的領域中,絕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都是如雷貫耳、人人皆知的基本準則,於是大家舉一反三,認為投資理財想賺錢,一定是要先學會很多投資技巧,同時投資之後,一定要比他人更努力、更用功,才能賺錢。直覺上認為知識越豐富、越用功的人,其獲利必定越豐富。這些原則在其他方麵或許成立,唯獨在理財上卻通常相反。知識對投資報酬率助益不大,努力對投資報酬亦然。知道得越多,對行情越關心,不免躍躍欲試,導致短線進出,結果導致“勞而不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