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信長雖然取勝,卻損失同族大將織田左衛門信益,並為犬山城主織田信清的反叛埋下伏筆。
同年六月,乘著森邊、十四條兩戰連勝的兵威,信長長驅直入,兵臨稻葉山城下,放火燒毀了城下民居。但同族的織田越中守戰死,遭此痛擊的信長旋即收兵退卻。
八月,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對於其弟織田左衛門信益輕海合戰中戰死一事耿耿於懷,於是聯合齋藤家公開反叛信長。地處木曾川南岸的犬山城是尾張東北部的門戶,如今卻變成了齋藤軍可以隨意進出尾張的橋頭堡,直接威脅到織田家的腹地,對此信長自然不能坐視。他迅速動員了部隊,當年六月展開了對犬山城的支城小口城的攻擊。小口城位於犬山西南約五公裏,又名於久地城,由織田與十郎廣近修築,是擁有二重堀以及申丸的強固之城,也是防備信長進攻的前沿。在嚐試調略城守將中島豐後守失敗之後,信長軍展開了強攻,信長的小姓眾作為先鋒突破了城壁,在城中與城守軍短兵相接,戰況十分激烈,雙方死傷者很多,其中織田家的岩室長門守戰死。雖然織田軍在攻入城內之後,最終還是沒有攻克該城,隻得撤退。
就這樣,來來回回,信長最終是損兵折將,卻也未能討得任何的便宜
(注:以上合戰的時間由於主角的出現發生變化與史實有所出入。)
**********我的分割線**********
轉載:岩室長門守重休小傳(生沒年?~1561)
據文獻記載,岩室長門守名為重休。岩室氏的詳細來源由於資料不足而並不清楚,據稱岩室氏有源自橘氏、清原氏、蒲生氏等不同說法。
岩室長門守本人是信長的小姓,並且是桶狹間合戰中最初跟隨信長出陣的五騎小姓眾中的一人(五騎中其它的幾人分別是:長穀川橋介、佐脅藤八、山口飛騨守、加藤彌三郎)。
永祿四年(1561)織田軍對犬山城以南的的於久地城展開攻擊。小姓眾作為先駆率先突破城壁,在與城守軍短兵相接時,岩室長門守突然被討死。《武功夜話》中記載了岩室長門守在於久地城之戰中的勇姿:他和市橋傳衛門、伊藤夫太夫以長槍使守城軍中名為寺沢藤左衛門、酒小藤太的武士叩伏。據說信長在其戰死後,評價其為有才能之人,對於他的戰死頗為惋惜。
此外,在桶狹間合戰與其一同跟從信長的小姓眾中的一人,加藤彌三郎順盛之子,作為長門守的女婿名為岩室勘右衛門。而長門守的親子名叫小十蔵。
中島豐後守小傳(生沒年?~?)
中島氏最早以丹羽郡井上莊為本處,本來是織田伊勢守家的被官,但是在信清之父信康之時,中島氏移往於久地地方出仕信康。中島豐後守本人則是織田信清的家老,在《信長公記》的記載中,中島豐後守是該城城主;而在《武功夜話》中,豐後守之父左衛門和豐後守不過是申丸的守將而已。
在信長攻擊於久地城之前,左衛門、中島豐後守拒絕了信長開城的要求。於是爆發激戰,信長的小姓眾作為先驅,攻破了城壁,雙方死傷者頗多。戰至最後,於久地城未被攻落,信長引兵而還。
在信長將居城移至小牧山城之後,信長軍再次圍攻於久地城。中島派人穿過包圍圈向犬山的信清請求援軍而未果。此時丹羽長秀勸告豐後守投降,在與同為信清家老的黒田城守將和田新助相談之後,兩人一起向信長投降。之後中島豐後守成為了信長麾下的將領,在攻打大河內城、伊勢長島一向一揆等合戰中跟從和田新助參陣。(在《信長公記》對於攻打大河內城、伊勢長島一向一揆等合戰的記載中,中島豐後守和和田新助是同等身份的)。天正二年(1574)伊勢長島攻略後,在《信長公記》中再也沒有出現。不過似乎並未在此戰中戰死,而是之後將家督之位讓出而隠居。
天正六年(1578)名為中島勝太和和田八郎的兩人同時在《信長公記》出現,勝太和八郎應該就是豐後守與新助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