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很多情況下,人的學習方式不一樣的。比如現在比較常見的學習方式是閱讀自學,有些人覺得要花費大量集中的時間,學習才有效率,其實不然,根據“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遇到了“記憶門檻”,最好的辦法還是暫停,用中途休息的時間將前麵學習過的知識複習一遍,以便加深印象。
比如說,你今天有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可以把它分為4個半小時(或6個20分鍾,具體情況因人而異),每學習半個小時,就停下來,花4到5分鍾的時間將剛才“輸入”大腦的信息複習一遍,或者你幹脆不複習,直接去忙點別的事情。這能讓你最大限度地發揮“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假如你是依靠導師講課來吸收知識的,“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也是很明顯的。一些有經驗的講師們會在授課的時候插入一些幽默或比較出格的信息,以便刺激學員的大腦,保持興奮和清醒的狀態;而在這段時間內如果能夠重複前麵接收的信息,那麼信息也會變得印象深刻。不過,聽講時做好筆記也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做好筆記還不夠,課後還要及時複習,這樣80%的信息就被你記住了。
第六,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隨時鍛煉記憶力的習慣。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夠用來鍛煉記憶力的機會,比如,你打算今天逛超市買一些東西,學會了路徑記憶法,就不要再列出購物清單了,經常使用路徑記憶法來記住你所要記憶的東西,記憶力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比如你要出門旅行,登機口編號是34,為了記住這個數字,你已經不必再找一張紙條將它寫在上麵了,因為你大可把34想象成某個人,並且他/她還是你這次旅行的夥伴,你可以再發揮你豐富的聯想,如與他/她一起旅行時會發生什麼樣的有趣事情等。
第七,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很多看似不經意的東西其實已經開始潛在地影響你的記憶力了,比如你經常熬夜,長此以往,記憶力就會下降。此外,多吃富含乙酸膽堿的食物,能起到增強記憶的效果,比如雞蛋、大豆、動物的肝髒以及乳製品等,乙酸膽堿可以幫助大腦傳遞信息,雞蛋中的膽堿是幫助提升記憶力和思考能力最佳的食物。專家還建議,可以搭配上富含抗氧化成分、使人減少輻射傷害的沙拉,能夠幫助提高記憶力與警覺性的酸奶等食物,一份好的食物會為你的神經元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
需要注意的是,不抽煙不喝酒的人,記憶力要比抽煙喝酒的人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要想增強記憶力,戒煙戒酒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煙酒會破壞大腦細胞合成蛋白質,引起記憶力減退。
在生活中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根據最新研究結果,人類的腦細胞並不是從一出生起就不可再生了,而是完全能夠通過鍛煉達到新的增長。比如跑步能夠增加大腦體積,特別是海馬體——與記憶力息息相關,也是人腦中能夠生成新的腦細胞的、為數不多的區域之一。我們的大腦需要足夠的氧氣,而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跑步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同時還釋放出一些可以令人感覺良好的荷爾蒙,使人放鬆,心態也變得更加積極。
研究表明,各種有氧運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腦細胞的成長。德國記憶大師卡爾森就一直把鍛煉當成是記憶訓練的一部分。他認為,記憶力80%來自於訓練,而其他的20%則來自於對身體的訓練。為了鍛煉記憶力,他每天都堅持騎自行車、踢足球、打網球、做仰臥起坐、俯臥撐、舉重、長跑等體育鍛煉。因為大腦的健康與身體的健康狀況是息息相關的。
最後,壓力是降低記憶力的元凶之一,因為壓力產生的荷爾蒙會阻止新的腦細胞生成。而鍛煉是減壓的有效方式之一,因為由鍛煉產生的安多芬能夠改善情緒並使人感覺良好,自信心也會得到增長。
第八節快速閱讀——送你一份速記快餐
當“如今社會需要我們看的東西越來越多,而允許我們去看書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麵前時,相信很多人都要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作者也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和困惑,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職場上經常遇見的失敗和挫折令你不得不再次為自己充電。但事實上,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誰有那麼多的時間留給學習?很多人不禁感慨:還是當年在校園好,有大把大把看書的時間!但時間是不能倒流的,如果你想要充實自己卻苦於沒有足夠的時間,那麼,提高學習的效率是唯一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