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凉反問道:“你沒聽說過於少保嗎?”
“沒有啊。”
“於少保就是於謙。”
“啊,原來是這位鐵骨錚錚的於大人。”王默總算明白了於少保是誰,心生崇敬。
梁凉說道:“於道長是於少保的養子。那一年,於少保被冤殺,於家上下發配邊疆,於道長因為是養子,一年後得到赦免,路過京城,聽說於少保的遺體被一位都督收殮,便趕去拜訪。後來於道長將於少保的靈柩運回杭州,歸葬於西湖邊的三台山。
幾年前,於道長看破塵世,出家為道,住進了這同春觀,每到清明時節,都會去三台山祭拜於少保。然世人多忘,這天底下又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曾力挽狂瀾,誓死保衛京城的於少保呢?”
王默聽了,不由暗道一聲“慚愧”。
他雖然早已知道於謙就葬在西湖邊,但每次去西湖的時候,卻由於各種原因,都不曾去悼念過。
連他這種敬慕於謙的人都這樣,更何況是別人?
難怪許滸當初提到於謙的時候,會發那麼大的感慨。
他暗自發誓,日後再去西湖,無論如何,都要去三台山中“拜訪”這位義父何衝口中所說的大英雄真豪傑。
“不過……”梁凉話鋒一轉,說道,“於少保乃天下最有名的大忠臣,大英雄,這是毋庸置疑的。除非是奸佞小人,才會詆毀於少保。在這一點上,他卻要比另一個大忠臣要幸運得多。”
王默微微一怔,問道:“還有另一個大忠臣麼?”
梁凉點頭道:“當然。此人姓王,官至吏部尚書,與於少保一樣,也是位少保。不過這位王尚書曾經做過大學士,且不是一般大學士,而是謹身殿大學士兼東閣大學士,可謂位極人臣。”
王默問道:“大學士是什麼官職?”
梁凉笑了笑,說道:“大學士一職首創於唐朝,相當於皇帝的近侍。後來幾度興廢,但都沒什麼實權。本朝開國以後,朱元璋認為丞相權力太大,就廢掉了丞相,由皇帝親統六部。
然而皇帝畢竟是人,又不是神仙,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奏章,忙不過來,隻得設立了大學士,有華蓋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故稱殿閣大學士。後來朝廷又設立了謹身殿大學士,就成了四殿二閣。
最初之時,能當上殿閣大學士的人,那都是很有學問和才幹的,但品階不高,並無實權,也就是皇帝的侍從,相當於顧問。後來,擔任殿閣大學士的人通常身兼要職,譬如說六部尚書或侍郎,而皇帝又多依仗殿閣大學士處理政事,所以殿閣大學士就開始有了實權。
而出於禮貌,也為了跟翰林院的學士相區別,往往把殿閣大學士稱為閣臣,也有叫輔臣的。不過在民間,老百姓喜歡把殿閣大學士叫做閣老,甚至是宰相或宰輔。”
王默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大學士這麼厲害。”
梁凉聽了,卻是一笑,語帶嘲諷說道:“無論多厲害的官,也隻是官,真正厲害的是皇帝。皇帝一句話,任何官都要聽啊。”
王默想了想,忽然問道:“涼涼,你說的這個王閣老,莫非名叫王直?”
梁凉一怔:“你知道王直是誰?”
“不知道,但聽說過。”
“你說的這個王直乃是位名臣,年紀比王閣老大,資曆在王閣老之上,也曾做過吏部尚書,但他沒有入閣做過閣老。”
“那這位王閣老叫什麼名字?”
“此人名叫王……”
沒等梁凉說出王閣老的名字,突聽一個凶狠聲音由同春觀外傳了進來:“牛鼻子,你跟我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