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梁凉才說道:“他應該懂武功的,隻是到底有多高,沒人清楚。我隻知道他的祖父朱權,身懷道門絕學,與龍虎山天師府的張天師交情極好,除了涵虛子這個名號外,還曾自號大明奇士,雲庵道人。
朱權撰有一部道門著作,名為《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簡稱《太清玉冊》,傳聞內含一套奇門武學,極為高深。如果我是他,一定會把其中的內功心法傳授給孫兒。
不過這畢竟是江湖傳聞,真假未知。但有一件事,卻是真的。
朱權善於古琴,曾編著一部古琴曲集,名為《神奇秘譜》,其中收錄有六十多曲古琴譜,每曲皆為傳世之作,傳說失傳一千多年的《廣陵散》,就被記錄於《神奇秘譜》之中……”
說到這裏,眼見王默聽得似懂非懂,便笑道:“你真要聽不懂,那也沒什麼,反正朱權編著的這本《神奇秘譜》,堪稱絕世神作。不但如此,朱權還親手製作了一件曠世寶琴,名為‘飛爆連珠’。
那一年,我有一位老友途徑南昌,受到朱權熱情招待。
兩人相談甚歡之際,朱權叫人拿來‘飛爆連珠’,當場為我那老友彈奏一曲《廣陵散》,其聲鏗鏘豪邁,壯誌淩雲,可謂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據我那老友後來所說,若非他內功精湛,當時就得抑製不住,做出冒犯朱權之事。
誰曾想,就在當年年底,朱權得了一種怪病,不足一月,就此病逝。而隔年正好發生了土木堡之戰,大明損失慘重,天子被擄。倘若朱權當時還活著,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話音剛落,忽聽外邊響起一個聲音:“匹馬南來讀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塚白雲多。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語聲頗為蒼茫,正是於康。
王默轉頭望去,見不知什麼時候,於康已經來到門外,神色略顯黯然,似有感而發。
“原來這位於道長除了懂得武功之外,文才還如此了得,我倒是看走眼了。”王默心裏想。
“好詩,好詩。”梁凉讚道,“於道長不愧是名門之後,出口成章,非一般人能比。”
“慚愧,慚愧。”於康說道,“貧道才疏學淺,怎麼做出如此詩作?此乃先父二十多年前所做。”
梁凉聽後,神色古怪,先是望了一眼王默,然後才對於康說道:“於道長,你又想起於少保了。”
於少保?
王默不知此人是誰。
於康輕歎一聲,說道:“一晃十八年過去,先父的音容相貌一直栩栩如生,貧道未敢忘懷。”
梁凉的情緒似已被他的語氣所感染,說道:“如果當年要不是……”
於康忙道:“貧道一時忘情,打擾了兩位,還請恕罪。”
梁凉看出他的意思,便沒再說下去,而是笑道:“恕什麼罪?這同春觀的觀主就是道長,我們兩個屬於客人,天底下哪有主人讓客人恕罪的道理?道長既然來了,那就請進來說說話吧。”
“卻之不恭。”
於康打個稽首,走入廳中。
王默張了張嘴,要說些什麼。
梁凉陡然叫道:“啊,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道長,我之前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壇好酒,乃上等女兒紅。道長有空的話,就請把它埋在那棵梅樹下,等我下次來了,將它取出,與道長浮一大白。”
於康笑道:“梁老還是那麼愛喝。好的,貧道自當從命。”
隨後,兩人說了一些家常話,王默一句也插不上嘴,就隻能聽著。
過了一會,於康跟兩人告辭出去。
王默總算逮著機會,低聲問道:“梁……涼涼,這位於道長究竟是什麼人?你們說的於少保又是何方神聖?”